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提到,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
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這是我國首次以司法解釋形式對
區塊鏈技術電子存證進行法律確認。
9月9日,
北京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該院電子訴訟平臺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而抖音短視頻訴
百度旗下伙拍小視頻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成為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的第一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該案由第三方平臺北京“中經天平”進行區塊鏈取證。北京互聯網法院有什么特色?本次案件中的區塊鏈取證又是怎樣取的?
以“網上案件網上審理”為原則
新設的北京互聯網法院集中管轄全市轄區內應當由基層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類型互聯網案件,主要包括:互聯網購物、服務合同糾紛;互聯網
金融借款、小額借款合同糾紛、互聯網著作權權屬和侵權糾紛;互聯網域名糾紛;互聯網侵權責任糾紛;互聯網購物產品責任糾紛;檢察機關提起的涉互聯網
公益訴訟案件;因對互聯網進行行政管理引發的行政糾紛;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其他互聯網民事、行政案件。對北京互聯網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提起上訴或抗訴的案件,分別由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和跨行政區劃的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在審理方式上,北京互聯網法院以“網上案件網上審理”為原則,當事人不需要到法院就可以實現起訴、調解、立案、送達、庭審、宣判、執行等全部或部分訴訟環節的網絡化辦理。對于經法院審查不適合線上審理的案件,還會采取傳統的線下開庭的方式,但其他訴訟環節仍應當在線上完成。
此外,北京互聯網法院提供訴訟風險智能評估、訴狀自動生成、在線瀏覽卷宗材料等智能化服務,為當事人帶來高效便捷的訴訟體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