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眾公鏈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技術解決方案以及爭奪開發者的策略,希望快人一步在
區塊鏈行業取得領先地位,但在目前區塊鏈行業并不成熟、市場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其路途可謂障礙重重,加之今年這次深不見底的超級熊市,可謂雪上加霜。
這次熊市對公鏈最顯而易見的影響是資產貶值、資金短缺。由于不少公鏈團隊缺乏
金融操作經驗,未能及時將募集而來的ETH或
btc兌換為現金,私募到的資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縮水,用于市場營銷、團隊激勵的項目
token縮水更為嚴重。
特別是由于
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性,以及公鏈提出的各種衍生技術的復雜性,公鏈從開始開發到測試網上線、主網上線、主網迭代、大規模應用落地通常需要2-3年時間,資金的短缺使得這部分新興公鏈被迫開源節流,同時公鏈開發與推廣進展緩慢。
據鏈捕手了解,某知名公鏈為了補充資金彈藥,甚至已經安排技術團隊做一些外包技術工作。公鏈開發團隊離職人員亦不在少數,徐小龍告訴鏈捕手,他的新項目DREP在招聘時就發現有許多二三線公鏈的開發人員求職。
部分公鏈的開發進展已經明顯落后于白皮書的規劃,多次推遲主網上線時間,例如ZIL、AE等。至于提到的種種擴容技術,其技術實現度亦普遍較低,落地時間大多虛無縹緲,生態拓展同樣進展緩慢。
「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那是公鏈行業的一段非理性繁榮時期,如今已經進入公鏈的寒冬。」呂國寧說道。
顯然,在熊市的催化下,市場上既有公鏈玩家的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一部分公鏈會被市場淘汰甚至主動離開,一部分公鏈則會借此機會完成技術儲備、彎道超車。一場事關公鏈生死存活的過冬戰爭正在拉開帷幕。
「接下來幾個月或者一年,大部分公鏈都會面臨落地、也就是交付的問題,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公鏈危機產生的時候。」ArcBlock創始人冒志鴻如此說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