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穩定幣(Stablecoins)全稱“穩定型
加密貨幣”,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擁有相對穩定價格的
數字貨幣,一般情況下多與某種穩定資產掛鉤,如黃金、美元、歐元等,從而使單位價格的貨幣代表現實世界中一定的購買力。
隨著熊市的到來,幣價持續走低,恰逢這個時間節點“穩定幣”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一夜間在各大媒體網站上集體刷屏,2018年可謂“穩定幣元年”:
美國紐約
金融服務局批準與美元錨定的兩種穩定幣發行;中信國際資產管理與銀河數字資產將發行WIT;
雄安基金計劃通過一個數字通證基金會推出由日元背書的加密貨幣項目……
穩定幣背后的大公司、大資本和政策監管,讓人不禁聯想穩定幣是否才是數字貨幣最終的風口。但好景不長,“美國依靠穩定幣繼續擴張金融霸主地位”、“穩定幣是大資本方規避金融災難來臨前的手段”、甚至“新一輪割韭菜即將上演”的言論在不久又甚囂塵上。
那么,什么是穩定幣,穩定幣真的穩定嗎?其背后是否存在著龐大的利益集團操控?
什么是穩定幣
穩定幣的雛形概念可追溯到2012年,J.R.Willet在萬事達幣白皮書中提及的“與資產掛鉤的加密貨幣”。
穩定幣(Stablecoins)全稱“穩定型加密貨幣”,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擁有相對穩定價格的數字貨幣,一般情況下多與某種穩定資產掛鉤,如黃金、美元、歐元等,從而使單位價格的貨幣代表現實世界中一定的購買力。
它基于公鏈開發,與其他加密貨幣一樣,具有不可篡改、流通性強等特性,但在價格上卻不像大部分主流數字貨幣那樣暴漲暴跌,這些優點也決定了穩定幣具有更強的價值儲存、交換媒介和記賬單位的能力。
若依照穩定幣背后的資產抵押類型分類,可將其分為三類:以法幣作為抵押品、以數字資產作為抵押品,以及由算法控制基于技術的無抵押類型。
正是因為穩定幣特殊的“錨定物”,其價格才能在波動極大的數字貨幣市場中保持相對穩定,成為熊市中重要的保值避險幣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