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請文件中專利作者表示,盡管
區塊鏈技術有很多具有吸引力的特性——比如說開放性、不可篡改性、去中心化——它無法考慮到受監管的現實世界里的一些實際因素,特別是標準智能合約無法讓法律當局凍結與非法交易相關的用戶賬戶或是在區塊鏈網絡中推進行政干預。
簡言之,就是
區塊鏈技術本身的保密性、隱私性及去中心化等特性,使得第三方無法介入監督,導致區塊鏈成為不法分子的保護傘。如果區塊鏈技術在未來得到廣泛推廣應用,而國家無法監控違法交易,這將帶來巨大的市場不確定性,所以,阿里的允許“行政干預”專利運用而生。
在國家大力支持發展區塊鏈技術,努力推動區塊鏈相關產業研究、落地的大背景下,將區塊鏈納入法律監管范疇,有益于監管部門掌控區塊鏈,避免區塊鏈灰色交易。
投資者態度幾何
Insight Chain(去中心化的社區調研平臺)就該項專利進行了熱點調研,此次收集的300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3%的投資者認為該專利破壞了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41%的人則表示這是區塊鏈發展的突破性創新。關于該技術對
數字貨幣行情的影響,38%的人認為這是利空消息,因為莊家能自主更改操縱行情的途徑;35%的人認為這是利好消息,理由是該專利能阻斷非法的數字貨幣交易。
總之,支持者認為區塊鏈治理需要部分中心化,而作為區塊鏈精神信仰者的反對者們則認為這種“中心”的存在,大大違反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精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