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治理角度來看,經濟模型的設計和貨幣政策也可以納入到
token治理范圍。Token的經濟模型前面有分析,核心是Token的發行模式,如何確定價值總量?如何進行定價?傳統產業的Token,需要有個算法來錨定某個資產的持續發行,而不能是類似空氣幣一樣拍腦袋。其它的賞金計劃、激勵機制、大使以及回購銷毀增發等貨幣政策,都是一樣的。
經濟模型治理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準確預測人們的行為,并在鏈上制定經濟規則用代碼或智能合約對其進行編碼。比如數字資產貨幣政策通脹還是通縮,定義政策和確定發行總量與供應以及掛鉤貨幣;定義財政政策,確定區塊大小;定義稅收注冊,確定交易收費或燃料消耗;定義類政府治理機制,投票決策和共識升級;制定共同防御機制,保護數字資產網絡。
經濟模型角度是希望有一批懂產業的人持續持有和投資,所以激勵機制的組合設計非常關鍵,從吸引產業投資人進入的獎勵,到使用Token的激勵,再到對長期持有或者持續投資交易Token進行激勵或者利潤分享,從而建立起一個有機的生態體系。
一個穩定運行的
區塊鏈系統就形成一個經濟和
金融體系,離不開對在其中運行的經濟交易的持續審計和監管,以杜絕違法合約和交易行為,比如客戶的盡職調查,以符合KYC監管要求;對資金出入進行監控和分析,以滿足反洗錢監管要求;同時,還可以基于區塊鏈交易數據的大數據智能分析實現對區塊鏈的有效治理。
葉開
Token經濟系統設計方面的先行者。
矩陣數字經濟智庫合伙人,林達控股(1041HK)執行董事,中農普惠金服董事合伙人,
南京大學兼職教授。專注于傳統產業升級、產業金融和區塊鏈,著有《社會化媒體運營》、《粉絲經濟》、《O2O實踐》等相關著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