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某
金融資產交易所聯合開發設計了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資產證券化信息披露平臺。在技術設計上,我們針對
供應鏈業務系統在數據復雜性、大規模存儲方面的現實需求,創新地提出了一種新型的DLT賬本結構和互操作框架:通過擴展DLT賬本結構,記錄完整的底層資產詳細信息;通過訪問外部可信數據源,驗證業務數據真實性。改進后的DLT賬本充分發揮了區塊鏈優勢,保障數據一致性、數據可信難以篡改,為發行產品相關方提供一致的可信數據視圖。目前生產系統已經開展試運行,發行了多筆債權融資計劃,實驗效果良好。
一、技術亮點
相比虛擬
數字貨幣而言,若將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企業貿易和供應鏈金融,則還面臨著如何與復雜的現實業務場景相結合的問題。一是目前的DLT賬本表達的數據比較單一,只能反映某種數值關系,而且只能進行金額流水記賬,無法真正記錄底層交易行為,因此常常被限定于虛擬數字貨幣領域,無法真正與實體經濟相結合。二是目前的DLT賬本較為封閉,缺乏外部互操作性,使得區塊鏈數據來源單一,無法有效整合供應鏈多方信息資源,因此缺乏有效驗證手段,保障數據真實性和可信度。
對此,我們對目前的DLT賬本技術進行了改進,以充分發揮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優勢。一是對DLT賬本基礎數據單元進行擴充,使其可以表達更加豐富的信息內容,支持復雜數據類型。二是對DLT賬本的底層數據存儲體系進行擴展,使其可以支持多種數據格式的存儲。三是引入外部數據源,對DLT賬本數據進行交叉驗證,進一步增強數據真實保障的手段,滿足DLT賬本數據在實際應用中的業務可信要求。
二、架構設計
在底層采用
聯盟鏈的技術架構,支持各參與方在許可方式下加入,未來可以不斷擴展整個區塊鏈網絡節點。在賬本結構上,根據資產證券化產品底層資產的分級結構,設計相應的分級賬本數據結構。按信息披露的需求,支持從上層產品到底層資產相關實體信息的完整數據建模,并支持包括簡單數據、文檔、圖像等多種信息格式。從賬本數據存儲上,將結構化數據在區塊鏈賬本上直接記錄,將文件數據存儲在IPFS(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并通過分級數據結構的鏈接關系,使存儲在IPFS的數據完全納入區塊鏈賬本體系范圍內,保證整個DLT賬本數據安全可信。從外部數據互操作上,選取貿易過程核心的發票數據,將國稅局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作為外部可信數據源,對發票信息進行交叉驗證。
三、實施效果
改進后的新型DLT賬本結構很好地實現了整個產品相關底層資產信息的全記錄,利用區塊鏈提供技術上的可信保障,保證全量數據難以篡改。
通過聯盟鏈與IPFS相結合,實現了全新的可擴展分布式架構,使得海量文件數據可以納入到區塊鏈賬本體系中來。整個系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便于未來吸引其他機構參與區塊鏈網絡和文件系統網絡。配合上層的業務鏈,實現了分層分布式架構,從底層技術上提供了多方合作的基礎。
通過與國稅局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對接,實現對外部可信數據源的訪問,可以對DLT賬本中發票信息真實性進行核驗和存證,從而為DLT賬本數據驗證提供了新的模式,也為區塊鏈系統與外部數據整合提供了思路。
實驗系統對接了多家核心企業的信息服務商,并真實發行了多筆債權融資計劃,實現了所有底層資產的透明與可追溯,為產品發行以及潛在的貿易爭端調解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工具。另外實驗系統還開發了專用的區塊鏈瀏覽器,可以讓業務人員方便地查閱所有的鏈上信息,將底層區塊鏈的很多技術特性實現了可視化。
總結與展望
資產證券化區塊鏈信息披露平臺不僅提高了供應鏈業務的記賬效率和真實性,而且為投資人建立了一個動態、完整、真實、可信的信息披露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小企業底層資產多層級流轉的信息穿透問題。基于此,未來還有望讓中小企業獲得對等話語權,無需再依賴核心企業信用,獨立開展融資活動。從目前的實驗進展看,效果良好。我們認為,隨著未來技術演化升級和應用研究的深入,數字資產托管與數字資產錢包,甚至是數字資產的結算將會賦能資產證券化區塊鏈平臺,在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應用空間廣闊。
(姚前系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蔣國慶、彭楓系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發一部主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