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實踐,我們對運營商電子招投標系統做了區塊鏈改造。大家知道在招投標過程繁多、多種角色、而且有一些信息不公開不透明,那么如何用區塊鏈進行改造呢?我們搭建了一個平臺,創建了多主體公私鑰對,把關鍵流程的數據和文件加密并上鏈,通過智能合約方式實現開標評表的自動化,最后定期掃描上鏈數據防止篡改。從建項、資格預審、招標、投標、開標、定標等過程都實現了區塊鏈的改造。我們打造了四位一體的可信電子招投標系統,實現招標方、投標方、評標專家和監管審計的協同,流程合規、多方協同、成本縮減和可信透明。這是我們第一個有趣的實踐。
第二個實踐,是我們面向政企客戶做的,基于區塊鏈的
農業溯源。因為農業行業的養殖環節、消費環節、管理環節都有一些痛點。比如養殖環節放牧成本大、畜牧容易走失、風險比較大;消費行業缺乏簡單有效可信的溯源途徑;管理環節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針對這些痛點我們在運營商內部做了比較有趣的事情,基于區塊鏈,融合
物聯網、大數據、
人工智能技術,提供定位、告警、到溯源、再到軌跡回放等一系列服務。對監管方,就是畜牧廳實現扶貧性監管。對于養殖戶可以降本增效,對于服務方可以拓展它的業務、打造它的品牌。這個系統可以為某省的農業局和牧民提供可信的畜牧定位和溯源的服務,同時有效降低了他們的養殖成本。也有利于實現數據的監管和管理。這是第二個有趣的案例。
第三個實踐,我們面向西部某省做的一個精準扶貧案例。因為傳統的精準扶貧有一些痛點,比如說政府和扶貧對象信息不共享、資金使用不透明,貧困人員只出不進等等。所以我們搭建了一個去中心化的流程,實現扶貧數據的不可篡改,以及對于扶貧資金本身的追本溯源,確保基層群眾享受到扶貧的政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