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項目方上大型
數字貨幣交易所一般需繳納上千萬元的費用,小型的也需數百萬元。但
FCoin創業板推出的“累計充值人數排名”上線機制,則宣稱“免費上幣”,一時吸引了眾多項目涌入FCoin。
6月28日,FCoin公告稱,即日起至2018年7月1日0時,平臺將按照各創業板支持幣種的充值賬戶數進行排名,累計排名前20的幣種,將獲得在2018年7月2日在FCoin創業板首發開通交易的資格。平臺會在6月28日開通排名頁面。7月1日之后,平臺將每日0時“累計充值人數排名”的前5名,安排第二日開通交易,并以此類推。
“用戶向自己的FCoin賬戶里充值某一個代幣,交易所依據充值人數排名,決定哪些項目可以上。”資深
區塊鏈業內人士譚森(化名)表示,FCoin的累積充值人數排名機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項目方上交易所的成本。同時,存在涉嫌挪用用戶代幣的行為。
譚森出示的Etherscan(
以太坊數據監測平臺)截圖顯示,7月1日-7月15日,存在很多“空投”記錄。“基本可以認定為FCoin的用戶地址,FCoin在該時間段推出了上幣策略。”中國證券報記者將該區間10多個幣種逐一比對,發現上述代幣基本上都在FCoin平臺做過信息公示。
譚森指出,ISC、Insight Chain、MOT和ContentBox
token四種幣發生了轉出。查詢FCoin網站信息發現,MOT已在FCoin開放了充幣和提幣。也就是說MOT的轉移可能合理。“而ISC、Insight Chain和ContentBox Token并沒有在FCoin開放充值和提幣。這些幣的轉移說明交易所或其內部人員動用了應該屬于用戶的幣。這不合理。而且這些幣都被轉移到同一個地址。”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前述三個幣種確實未開通充值與提現功能,且均陸續打入前綴為“0xe6ffc54e54f451e9”的以太坊地址,后續又發生轉移。
“從邏輯上說,那是項目方給用戶的幣,應該屬于用戶。但是被交易所沒有讓人家提出去,也不能在交易所使用,而是交易所挪走了,這有問題。”譚森表示,在不開放充值提現的情況下用戶無法使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