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區塊鏈在網貸行業大規模應用的關鍵在于智能合約技術。通過智能合約進行業務的自動進行,引入監管和現實節點,可以讓業務在監管體系下穩定的運行和發展,可以有效減少因不規范流程及虛假信息造成的
金融風險,促進行業的良好發展。
“網貸平臺在運用
區塊鏈技術時可以采用
聯盟鏈的形式,由網貸平臺搭建底層基礎架構,交易環節各方參與到當中來。區塊鏈技術將推動資源的均衡有效配置,提升整個P2P業務體系的營運效率,提升透明度。”9月6日,在朗迪中國金融科技峰會上,搜狐旗下狐貍金服聯合創始人兼CTO周霖分享了區塊鏈技術在網貸行業應用探索。
2007年首家P2P平臺成立,網貸行業起步。直到2012年,網貸成交總額達228億。2013年開始,網貸行業集中爆發增長,2015年網貸成交額達到9823億。 2017年網貸成交額超28000億,伴隨著規模增大,風險同樣增大,行業信任機制尚不完善,2018年備案前夕,龐氏騙局、自融等風險引發了一輪網貸“暴雷潮”。
盡管“1+3”監管體系形成,但目前監管大都要求平臺自查,接入運營數據,然而平臺報送運營數據難以驗證,真正落實穿透式監管難度非常大。其次,保護用戶隱私和實現交易透明之間的矛盾難以平衡。“P2P行業若要真正步入良性發展,需建立行業信任機制,實現穿透式監管,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這些行業問題是再對癥不過了。”周霖表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