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 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數字資產存儲和交易平臺之一。該公司自 2012 年開始運營,允許用戶交易、存儲
btc、ETH 等主流通證。伴隨著通證經濟在過去幾年逐漸火熱,Coinbase 的估值也在瘋狂上漲。與此同時,它也在努力追求合規化。可以這樣理解,作為這個行業的頭部公司,Coinbase 的發展勢頭始終和其合規化進程相輔相成。
2013 年 Coinbase 完成 A 輪融資,估值約 2 千萬美金。而在 2017 年 D 輪融資中,Coinbase 估值 16 億美金,4 年上漲 80 倍,正式躋身獨角獸公司行列。縱觀它的融資歷史,Coinbase 一共在六次融資中籌集 2.17 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資金幾乎全部來自于硅谷知名 VC 和全球多家大型
金融機構。
比如,Coinbase 早在 2012 年取得了美國知名孵化器 YC 的支持,2013 年,硅谷非常知名的兩家老牌 VC 機構 USV 和 A16Z 又早早押注在 Coinbase 身上,并且始終參與 Coinbase 的后續融資。
再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和財富500強金融服務集團 USAA 等大型金融機構參與了 Coinbase 2015 年 C 輪融資。根據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新聞稿來看,C 輪之后,Coinbase 利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全球分銷能力和市場認可情況獲得了相當程度的信任,因此有了用戶數量的大幅增長。2015 年 11 月,USAA 與 Coinbase 合作,進一步方便客戶的交易行為。
此外,日本大型金融機構(三菱日聯銀行)、日本電信公司 NTT DoCoMo 在 2016 年 7 月參與了 Coinbase 的 C-III 輪融資。當時 Coinbase 表示,它希望通過和這些機構的深度合作,將相關業務擴張到日本市場。
是什么東西支撐起 Coinbase 的估值和投資人的信心?通證市場廣闊的未來空間和 Coinbase 用戶基數的先發優勢當然很重要,但其通證業務的合規性和安全性才是重中之重。
因為通證交易存在匿名、即時性、高額度等優點,很容易被非法利用,因此,世界各國的監管機構都在對其定義、立法,以期納入監管。
在這方面,Coinbase 主動擁抱監管,投入了大量精力追求合規。它不僅是持有 BitLicense 的少數幾家公司之一,還拿到了 FinCEN 頒發的許可。
除了積極獲取通證市場相關牌照,Coinbase 也在嘗試去拿證券業務牌照。Coinbase 在 6 月 6 日發布公告說,打算依靠收購證券交易商的牌照來實現目標。
在公告中,Coinbase 表示它正在尋求「與監管機構合作來將現有類型的證券通證化」,這樣一來,相關產業的公司和投資者才能通過「大眾化的管道進入資本市場」。
Coinbase 總裁兼 COO Asiff Hirji 表示:如果獲得批準,Coinbase 很快將能夠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金融業監管機構(FINRA)的監督下提供基于
區塊鏈的證券。
除了積極獲取相關牌照,Coinbase 也與執法部門進行了大量合作。它在交易流程上設立嚴格的身份驗證程序,此外還嚴格遵守 KYC、AML(反洗錢)等金融法規。
因此,Coinbase 對執法部門在市場監管方面是一個助力。比如美國國稅局曾以調查逃稅為由要求 Coinbase 提交其 2013 至 2015 年所有客戶交易數據記錄一案。Coinbase 部分接受了要求,為相關部門提供了用戶數據和證明。
在合規性上,Coinbase 積極向監管政策靠攏,收購牌照、助力監管;而在面對普通投資者的交易安全性上,Coinbase 也耗費了很大精力。
如何才能說服 Coinbase 的客戶相信他們的在線錢包不會遭到黑客攻擊?Coinbase 披露說,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災難性數據泄露的風險,Coinbase 以離線方式存儲了約 99% 的客戶資金。剩下的1%,是Coinbase用來進行交易的流動資金,來自公司的儲備,因此,客戶資金從未直接與市場掛鉤。而且,這1%是由倫敦勞埃德保險公司提供私人保險的,算得上另一層可靠的保護。
此外,Coinbase 利用自身在通證市場中所占據的主導地位,實質上扮演了守門人的角色。時至今日,只有四種——BTC、BCH、ETH 和 LTC 可以在它的平臺上交易。要知道,當前在市場上廣泛流通的通證種類已經接近 2000 種。
所以有人說,某個通證在 Coinbase 上市就像是一個普通人被頂尖大學錄取一樣。隨著大量資金流入交易所,各類通證在不斷爭奪知名度和資金,Coinbase 越挑剔,品牌價值就越高,整個交易過程就越被用戶信賴。
可以發現,Coinbase 在合規性上的布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隨著金融體系的其他部分開始進入通證市場,投資者和監管機構都希望有一個經過例行審計、遵守相關監管機構的所有政策、有足夠知名度和信譽的合作伙伴。Coinbase 精心培育的品牌,是一個值得信任和合法合規的品牌,這和某些處于灰色地帶、不受監管的交易所形成了鮮明對比。
小編 認為,世界各國(及地區)關于交易所的監管和約束是通證市場的風向標之一。目前來看,利益相關方和監管機構都在嘗試推動行業的合規化。作為通證經濟的重要一環,追求合規的交易所將吸引更多處于觀望的機構和資金入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