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鏈是一種以商業網絡組織形式命名的
區塊鏈應用形式,與其并行的有私有鏈和公鏈,其主要特征是參與聯盟鏈的商業實體是多家(如果是一個商業實體構成的區塊鏈網絡叫私有鏈,主要應用場景是內部審計和存證),這些商業實體之間基于業務往來構成聯盟鏈,主要目的是基于共享賬本技術進行更加可信任的交易。
從
區塊鏈技術的典型應用場景上來看,純粹的去中心化的聯盟鏈,更符合中本聰所設計的區塊鏈技術的實質,但是,在實現手段以及介入實體經濟的過程中,若完全去通證化,純粹意義上的分布式存儲失去了通證發行所形成的價值共識。
正方觀點:聯盟鏈無“通證經濟”但不代表“無通證”
如果把區塊鏈分為兩層,DLT和通證經濟,那么通證經濟絕對不是區塊鏈技術的全部。聯盟鏈雖然無“通證經濟”,但是不代表無通證。
反方觀點:去通證化的聯盟鏈沒有存在的意義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先有
比特幣,而后才總結出區塊鏈技術。所以如果把區塊鏈技術看成兩部分,第一是分布式記賬帶來的信任機制,也就是說透明公開,不可刪除不可更改;第二是通證經濟,通證經濟帶來激勵機制,帶來全球化流動性,帶來價格變化所給予的信息流。
第二部分強烈的放大了第一部分的作用。沒有DLT, 那么后面的通證經濟就是無源之水,沒有根本。但是,沒有通證經濟,DLT就淪為一個數據庫,其作用極其有限。中本聰的偉大,不是他發明了什么新技術,是他把不同領域最前端的東西聯系在了一起。而且公鏈是不屬于任何個人,組織,政府機構,可以獨立存在的東西。
小結:信任是區塊鏈價值共識的根源
針對目前
加密貨幣市場對
區塊鏈項目價值共識的促進作用,僅當前情況之下,大部分項目選擇了公有鏈的方式,寄希望于通過
token的發行來加速項目的進展;而聯盟鏈在底層上主動放棄Token概念的引入,寄希望于聯盟鏈之間的相互交易與信任來完成價值共識的形成。
在本質上,聯盟鏈與共有鏈都需要基于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價值共識,完成交易信任基礎的搭建。只是所處的生態環境不一樣、實現的方式不一樣,達到的效果不一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