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央行去杠桿去得有點疲憊,與財政部“互掐”起來。這里面反映的問題很多,央行在去杠桿方面確實比較被動,商業銀行在地方政府、地方融資平臺、國有企業面前出現資產錯配、表外業務激增、杠桿率提升。這樣大大削弱了央行的貨幣控制能力和貨幣工具調控效果。
數字貨幣的出現,或許與數字貨幣化類似,改變貨幣市場結構,增強央行的貨幣控制力。數字貨幣時代雖然基本上消滅了現金,但是MO卻回來了,數字貨幣與現金一樣都是MO,屬于央行的負債。在中國人民銀行姚前博士公開的信息,央行數字貨幣擬采用“雙層架構”,即銀行賬戶加數字貨幣錢包賬戶。數字貨幣錢包賬戶實際上是映射到商業銀行系統的個人“錢包”,屬于M0范疇。銀行賬戶系統里的資金屬于M2范疇。
我們可以推測,如果央行按照雙層價格設計發行數字貨幣會給貨幣市場帶來什么影響?首先,“私人錢包”里的數字貨幣像現金一樣重新回到MO的范疇。用戶掌握了自己的密鑰,將現金存放在私人錢包里面,不用擔心商業銀行會拿走這筆錢。其次,數字貨幣如果采用
區塊鏈技術,將促進商業銀行“脫媒”,商業銀行的資金可能會再次外流,更多地流向投資銀行和其它新派生的
金融機構。這樣,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被壓縮,M2占比可能會降低。第三,中央銀行對貨幣的控制能力得到增強。
當前,央行發行的貨幣在社會中自由流通。最后怎么回籠呢?一個是商業銀行派生貨幣的回籠,一個是央行基礎貨幣的回籠。前者央行可以通過存款準備金、利率及其他政策去控制,后者是由稅收體系和公開市場操作來完成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