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巴比特和知密大學聯合舉辦的“密碼貨幣、通證與無幣
區塊鏈”2018學術研討會正式開幕。 本次會議邀請了學術界,技術界、法律理論界、經濟理論界等的代表,圍繞密碼貨幣的流通與監管,通證的性質、功能與邊界,無幣區塊鏈的性質與意義三大主題展開思想碰撞。
作為
區塊鏈技術的首批實踐者,幣看董事長劉洋發表了題為《從coin到
token的演進和應用》的演講。他從貨幣的演變史談到了
比特幣的誕生,認為比特幣等加密
數字貨幣是貨幣演變的下一個形態。他提到,比特幣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它在技術上夠簡單,越復雜的項目反而越容易失敗。
劉洋認為,數字貨幣生態的進化分為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見證了比特幣的誕生;第二個維度就產生了以比特幣為基礎的山寨幣、競爭幣和分叉幣;第三個維度就是token,token不是幣,而是在幣的基礎之上誕生的。
最后,他提到,數字貨幣行業的監管刻不容緩。日本在這方面就做了非常好的榜樣。因為一旦判定數字貨幣非法,那它就可能進入黑市,因此產生的危害更大。
以下為巴比特整理的演講全文:
感謝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主要分享一下我個人是如何看待數字貨幣以及發展到現在的token的。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在2011年的時候有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本雜志,雜志上那篇文章應該是國內最早介紹比特幣的。了解到比特幣之后,剛開始對它是持懷疑態度,我就是覺得比特幣就是一種數字化的東西,你賣給我,我賣給你,本來是很難說服我,最后隨著對它慢慢的了解,了解它的脈絡,然后也慢慢說服了我。在2012年冬天,我就開始專心做
btcwatch,2012年12月就正式上線了,幣看因此誕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