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曹輝寧:從
金融的角度來說,金融公鏈需要:1.合規合法;2.高性能;3.低能耗;4.大規模;5.方便使用。
嘉賓江澤武:公鏈項目受限于“不可能三角”理論,目前在強一致性、高吞吐量、去中心化程度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瓶頸,有待取舍。
主持人Anita xie:的確存在上述這些問題,那么公鏈的技術路線需要如何調整才能適應真正的需求呢?
嘉賓曹輝寧:RPOW就解決了這個不可能三角的問題。
嘉賓江澤武:目前有很多條技術路線,例如側鏈技術(鏈下微支付、閃電、雷電網絡);分片技術(Ton, ZIL, Casper)實現性能線性增長;DAG結構(Byteball, IOTA, Conflux)等,一定程度上分布式賬本的同步響應約束松弛到異步,指數級增長;當然還有Delegate方法,DPOS,VRF等。
嘉賓曹輝寧:?金融領域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棄完全的匿名性,可以對政府通透,對大眾匿名,但是要保證賬本記錄,交易確認可信。
嘉賓江澤武:可能通過偽隨機性的抑或+哈希加密+分布式特征提取,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
主持人Anita xie:總結一下兩位老師的觀點,公鏈需要突破的是:1.速度效率的性能瓶頸;2.保證去中心化屬性;3.低耗能;4使用門檻低。
我想在這四點的基礎上補充一下,就是如何與現有世界的對接。因為現有世界存在大量已存在的IT系統和龐大的互聯網信息量,我們如果不能和他們很好的融合,那么
區塊鏈注定會是一個信息孤島,一個封閉的環節,所以我認為在上述四點的同時,需要考慮如何與現有世界的語義相融合和出路。
另外現在很多公鏈項目在為了提高速度的目的下,犧牲了去中心化的屬性,也就是犧牲了可信。當然現在流行的類似于分片,側鏈等機制,也是同樣的思考方式。我個人看好圖論,當然現在的DAG僅僅做到了圖的記錄模式,而不能算圖的計算模式。需要一種更加高性能的數據流圖結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