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點對話·第五問】
“互聯網技術已經無法推動交易
金融繼續發展,下一個推動者很有可能就是
區塊鏈”
時艷強:現有全球金融體系的貨幣超發、周期性金融危機等問題日益凸顯,各國金融行業改革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
區塊鏈技術自誕生之初就自帶金融屬性,您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給金融行業帶來哪些改變?但是各國看待
加密貨幣的態度不一,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落地最大的阻力和難點在哪里?
沈陶磊:回答布洛克科技【時點對話】第五問。最近如果群里面有關注世界經濟的,特別是人民幣通脹壓力的一些朋友,大家可以看到最近美元外匯儲備壓力非常的大,因為我們的匯率最近一直在不停挑戰6.7這樣一個匯率線,央行也不斷爆出準備進行一個放水的動作,其實這里面就是全球性金融體系的貨幣超發,還有一個周期性的潛在金融危機的問題。在現代金融里面,或者每天全球的金融資產在發生大量兌換的市場里面,金融交易市場是其中最大的成分,區塊鏈技術正如我前面剛剛所講的,我經過自己的研究跟摸索之后發現它其實是一個記賬技術的變革,這跟現代金融里面的交易記錄有多大的關系呢?這里要回顧一下證券交易的歷史,證券交易起源于梧桐樹協議,梧桐樹協議其實就是現在紐交所的前身,紐交所最初也就是在華爾街的梧桐樹下商定了一個報價規則,所以這就是起源。在一路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經歷了很多,其中比較有變革性的角色,就像大家有時在電視里看到的那樣,是當時的紅馬甲、黃馬甲這樣的角色,紅馬甲、黃馬甲的由來是因為美國貝爾公司發明了電話之后,用了電文報單之后產生的一個角色,從證券交易歷史上面來講,互聯網技術成為了證券交易,就是交易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分水嶺的推動原因就是互聯網技術。
今天就交易金融的世界來說,我們的手機已經非常發達,我們的客戶端的軟件也非常成熟,各家交易所提供的交易接口已經非常豐富。下一個交易金融的發展會是在哪個地方?會有什么樣的技術能夠讓我們的交易金融進行下一步的發展?這個我覺得互聯網的技術已經沒辦法推動交易金融技術往前走,因為我們都已經走到了用手機就能下單,用任何的媒介、電腦客戶端能夠查看賬戶資產、行情的時代,已經很難再往前走了。至于我們今天討論的AR和VR,如果能覆蓋到交易金融,那可能還有非常遠的一段路要走。另一方面,交易技術如果是一個深度上的變革的話,那下一步會不會在廣度上面產生一種新的變革?我認為這種變革很可能是區塊鏈技術,因為區塊鏈技術是一個記賬工具,是一種記賬技術的變革,它會帶來交易金融、交易行業里面交易商品、交易標的物的變革。今天大量的交易技術都在交易一些傳統的金融資產,例如股票、期貨等。突然有一天二進制的數字能夠變成一種資產進行交易,那是不是會給這樣的交易金融行業市值帶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因為你的可交易標的物不再局限于原來的記賬技術,所以為什么我們今天會說
比特幣是一個數字黃金,是因為未來被數字化形態存儲、通過區塊鏈技術來記賬的很多的資產都可能被用來交易。這樣的一種變革對金融行業帶來的改變是什么?大家可以充分去想象一下。因為這個原因各國看待加密
數字貨幣的態度也就不太一樣,一些金融體系比較完整成熟的國家,對于加密數字的態度可能是比較敵對甚至是比較保守的。在一些本身的金融體系不是很成熟的欠發達地區國家,可能對于加密數字貨幣的態度就比較積極,大家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從這一點來講就是一種沖擊,就是一種革命,對現行體系比較成熟、比較好的地區不愿意變革,而對金融體系沒有完善的國家則希望有一種革命性的技術能夠帶來的變革。
所以,最大的落地難題跟阻力來自于各國對于變革性技術的態度,到底是恐懼它、畏懼它然后對它進行阻礙,還是歡迎它、了解它然后把它發揮到正向的空間里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