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焦點
國際電信
聯盟(ITU)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第二次會議召開
孫浩、錢友才:理解分布式賬本技術:經濟學視角
人民日報: 傳統銀行的數字化轉型(經濟透視)
數字貨幣市場發展最新動態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加速數字貨幣技術研究
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的消息,5月11日至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公布了12項專利申報,主要聚焦數字貨幣和數字貨幣錢包,相關研究有進一步深入與突破。事實上,不僅是中國央行,目前多國央行都對數字貨幣顯示出濃厚興趣,并在研究落地方面付諸行動。
主要涉及對
區塊鏈網絡中各節點的動態管理、對數字貨幣及數字貨幣錢包相關技術的發明和系統構建等,包括數字貨幣錢包的登錄方法、終端和系統;數字貨幣錢包注銷的方法和系統;基于數字貨幣錢包查詢關聯賬戶的方法和系統;數字貨幣兌換方法和系統;數字貨幣交易信息的查詢方法和查詢系統;數字貨幣錢包更換密鑰的方法、系統;數字貨幣錢包開通的方法和系統;查詢數字貨幣明細信息的方法和裝置等。
國際電信聯盟(ITU)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第二次會議召開
在7月18日至20日,國際電信聯盟(ITU)法定數字貨幣焦點組第二次會議在紐約康奈爾大學布隆伯格理工學院召開,本次會議由康奈爾大學、舊金山數字法定貨幣協會以及國際通訊聯盟——一家負責制定全球電信和信息技術標準的聯合國機構共同舉辦。
來自中國、巴西、埃及、瑞典、挪威和菲律賓的央行分享了其研究成果以及DFC(法定數字貨幣)項目的試點項目。會議期間,姚前博士向參會嘉賓介紹了中國央行關于法定數字貨幣的兩層結構模型設計以及詳細功能,同時姚前博士也擔任參考結構工作小組的負責人,幫助實現央行法定數字貨幣架構的共識和標準特性,并在國際電聯焦點小組的幫助下最終實現其標準化。
德國財政部:國家發行數字貨幣存在未知風險
7月4日在德商業報紙《Handelsblatt》援引德國聯邦財政部的話說:“到目前為止,央行沒有令人信服的理由為德國和歐元區的廣大用戶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德國財政部認為,中央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潛在好處(包括快速銀行轉賬)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并稱CBDC包含“一些尚未被充分了解的風險”。
財政部指出,如果發行加密貨幣,中央銀行也將在金融體系中獲得更強勢的地位,這可能會危及其獨立性。同時財政部還擔心,一旦遇到經濟危機,由于更低的交易成本,數字央行破產的速度可能更快,規模可能更大。政府也認為,數字貨幣會使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難度提高。
歐盟議會:央行數字貨幣將重塑加密貨幣市場競爭格局
由歐洲議會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ECON)委托進行的一項關于金融科技行業競爭問題的研究報告于7月20日正式發表。該報告指出,由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可能會改變加密貨幣領域的競爭格局,讓競爭加劇:“由銀行(甚至央行)發行并獲得國家許可的加密貨幣一旦出現,將重塑加密貨幣市場當前的競爭格局,擴大競爭對手的數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