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是指盡可能少的溫室氣體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是相對于溫室氣體排放過量的傳統工業文明而言,旨在通過技術革新、制度創新和觀念更新等方式而實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生產方式和生活關系。低碳價值的提出是對溫室氣體排放過量而造成嚴重生態危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關系的反思,是對傳統工業文明中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變革。傳統的工業生產主要以燃燒化石燃料為
能源,其中以煤和石油為主,這些均屬不可再生資源。。當我們在尋找和低碳價值相匹配的經濟模型時,通證經濟應孕而生,通證經濟仿佛是低碳價值學說量身定造的經濟模型。
這個經濟模型是:通證經濟=低碳價值學說+
社群+
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
那么,社群參與者的勞動力價格是由誰決定的呢?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得知,社群參與者所獲得的勞動報酬是由社群的共識決定的,這就直接改變了由資本家決定勞動者報酬的傳統工業文明理論。具體說,社群參與者對于社群的貢獻的價值是多少,由社群全體成員對此所形成的共識率的高低來決定。也就是說,社群全體參與者對于社群成員的定價和激勵,是由社群參與者的共識率決定的。公式如下:
社群參與者的勞動力價格為W, 共識率為C,預設通證常量為T。
W=CxT
假設:一個社群全部成員為10000人,則共識率在0.0001-100%區間,對于社群參與者每一次的激勵預設通證常量為10個通證。
社群參與者A,其某一次對于社群的貢獻,贏得了社群全體成員的共識,其共識率100%。
A(W)=100%x10
社群參與者B,其某一次對于社群的貢獻,贏得了社群一半成員的共識,其共識率50%。
B(W)=50%x10
在社群中,社群參與者的勞動時間并非是其勞動力價格的決定因素,勞動力價格也并非由資本家決定,而是由社群決定;社群是個開放的平臺,社群以外的人也可以通過購買通證的方式進入到社群中,成為社群一員,和其他社群參與者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以其持有的通證行使權利承擔義務。
所以,通證經濟時代的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通證和共識分配。
當然,在當今發展不平衡的世界經濟中,剩余價值學說并沒有完全過時,它構成了通證經濟低碳價值學說的有益補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