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多人認為Decentralized是
區塊鏈的核心特征,并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然而這個最早由國內“
幣圈”所做出的翻譯,多少有一點主觀和政治化的色彩。作為軟件系統的網絡架構一般有三種模式:單中心、多中心、分布式。單詞Decentralized只是表明不是單中心模式,可能為多中心或弱中心,也可能是分布式的。所以在中國
臺灣地區,大多將Decentralized翻譯為“分散式的”而不是“去中心化的”。
其次,在中本聰的整篇論文中并沒有提到過Decentralized,而只有Peer-to-Peer(P2P)。在2016年6月召開的W3C區塊鏈標準會議上,
以太坊的核心開發團隊EthCore就明確表示,不再使用Decentralized這個詞,而是用P2P、Secure、Serverless這類純技術性詞語。
最后,The DAO事件表明,完全去中心化是不可行的。The DAO是一個基于以太坊公有鏈的眾籌項目,它在短時間內就募集了價值1.6億美元的
數字貨幣,成為史上最大的眾籌項目。然而由于其智能合約的漏洞,導致The DAO被黑客攻擊并轉移走價值6000萬美元的數字貨幣,最后不得不黯然落幕。在挽回這個損失的過程中,原有的去中心化機制未能解決問題,最后還是通過“集中式”的方式,強制以太坊進行“硬分叉”完成交易回滾。但這也導致了以太坊社區的分裂,產生了ETH和ETC這兩種同源卻又不同價格的數字貨幣,給以太坊生態系統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此次事件之后,很多人對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進行了反思。前上交所總工、ChinaLedger
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白碩則認為“去中心化不是區塊鏈的本質特征”。萬向控股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肖風則進一步闡述“區塊鏈的核心是分布式而不是去中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