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設想到落地,也許只是時間問題,也許是狼來了的謊言。風起云涌的
幣圈,從不缺少話題,
FCoin “交易即挖礦”剛蹭走一波流量,“幣改”又引起大量關注。搜索
百度,“幣改”相關的結果就有約1670萬條,而與之接近的“股改”搜索結果僅有831萬,可見“幣改”熱度之高。
關于幣改的解釋, FCoin的公告沒有明確給出定義,只提到“即將啟動的‘主板C’定位為‘幣改’試驗區,即推動已有的成熟產品或企業,經過通證化改造,完成‘幣改’及上幣交易”。
可見,“幣改”的目的,是推動已有的成熟產品或企業實現通證化改造,而這個改造過程,依托的就是
區塊鏈技術。
這個過程的實現,涉及到結構治理、利益重構、消費模式等諸多方面,每一方面改造對于現有的經濟模式都將是顛覆性的。
北大光華
金融系主任劉曉蕾曾經打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有人問阿里巴巴集團究竟是日本的還是中國的,從股權結構上來說,日本的軟銀實際和間接控制的股比超過50%,那阿里算是軟銀的;從消費人群和商家構成來說,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在銷售和消費,阿里應該是中國的,這筆賬算不清。
但用通證的思維,就迎刃而解了,消費者者同時也是該平臺發行的通證的持有者,社區的使用者就是整個生態運行的維護者,社區成員手上擁有的代幣通過自己在平臺上使用而產生價值,這就解決了所有者和使用者分離的問題。
那么,問題又來了。若真實現通證話,出現所有者和使用者為同一批人,那最初的創世團隊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答案是否定的。中本聰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輕點了幾下鍵盤,一個
比特幣世界就此誕生了,并開始自由生長,此后的造化與他無關。
而幣改的意義,就在這里,企業最終會消失,只有基于契約和規則實現的合作共享經濟生態,誰都是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任何人的付出都有透明、公正、共贏的規則保駕護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