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您現在進軍公鏈,有兩個不:
第一是不討巧,不是 2016、17 年的時候了,是一條公鏈就能引起關注,現在公鏈項目已經白菜化了,不是一個好故事;
第二是不容易,這兩年跳出來做公鏈的英雄豪杰為數不少,已經把公鏈競爭推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上。
一般人認為,公鏈本來就是這個行業里的基礎設施,就像 PC 和手機操作系統,能夠活下來的就是兩三家,其他的都將淪為 “萬骨枯”。您干嘛趟這趟渾水?
元:首先我很不希望出公鏈出現 “一將功成萬骨枯” 的局面,那將是
區塊鏈精神的嚴重挫傷。公鏈不只是一個技術平臺,更是一種經濟權利,而創建自己的公鏈則是這種權利的最高體現。公鏈的自由,不但體現在你可以隨時加入和退出某一個特定的公鏈,還體現在你可以隨時按照自己的想法創建新的公鏈。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當人們放棄自己創建公鏈的權利,聚攏在一兩條壟斷性公鏈之上而不做他想的時候,那就意味著區塊鏈的活力之源衰竭了。因此,我理想中未來的公鏈世界,一定是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公鏈共同體。只有這樣多姿多彩、生生不息的公鏈共同體,才能支撐自由、繁榮、強大的通證經濟體。
當然,我們也不要陷入區塊鏈的烏托邦主義,即便這樣的公鏈共同體,在某一個具體的時間段,也必然有少數幾條主導公鏈作為核心,而且主權和法律治理進入公鏈體系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全球公鏈領域確實存在著一場干系重大的競爭。競爭什么?競爭全球公鏈共同體的主導權、規則制定權、爭議仲裁權。這場競爭,必須是要靠核心公鏈來說話的,是技術、平臺、生態和思想層面的競爭。現在我更關心的問題是,中國人在這場競爭中扮演什么角色?有沒有參與制定核心規則的地位?
我認為我們今天正處在區塊鏈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上,甚至于更明確的說,就是今年,2018,中國人在公鏈上必須有大動作。時機稍縱即逝,如果猶猶豫豫,畏畏縮縮,三心二意,不出兩年,在公鏈領域我們就會被拉開一個難以追趕的差距,不出十年就會追悔莫及。
孟:您的這種說法不能不讓我聯想起現在沸沸揚揚的中興事件,似乎因為這樣一個事件的觸發,大家都如夢初醒的發現,原來我們的整個 IT 產業是在這么一個基礎上建筑起來的,都在問怎么辦。但我看這個事情的時候,腦子里在想,如果我們的公鏈現在不努力,可能過個十年八年,媒體上又會是另一波 “怎么辦” 的驚呼,只怕到時后果更嚴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