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總結
公鏈的
token經濟模型設計較為復雜,目前大部分
區塊鏈項目所采取的token設計方式也并非最完美的方案,公有
區塊鏈項目通常野心勃勃,試圖建造一個自成體系的生態王國,而自身發行的token,則是這種體系下的“法定貨幣”,項目開發者嘗試解決許多在現實經濟體系下仍未完美解決的問題,盡管技術是如此重要,但是經濟模型的完備與否將對區塊鏈項目的長久發展產生影響。現階段,采用發行token+穩定幣的方式比單純采取總量有上限的單幣發行方式更具優勢,這種方式發行的雙token更接近“股份+貨幣”而非“商品”,有利于生態體系的建立,而token在后續分發機制下的持續分配,也代表著項目對于激發各利益群體參與項目積極性的嘗試,如何權衡各方利益,也是各區塊鏈項目對人性共識的探索。
相比之下,應用型token可以被直接視作股份,設計者們可以直接根據現實中公司股份的發行方式來設計token,使用證券特性更為完備的公鏈來發行股份token,更利于項目長足地發展。歷史上許多有名的公鏈項目,例如Nxt、Peercoin和Waves等,都曾嘗試以
金融資產的發行為切入點,來為應用型項目提供底層證券服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