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Buterin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系統的幾個主要批評。最常見的觀點是,擁有一個鏈上治理模式會將治理從礦工(以及后來的用戶)中分離出去。在離線鏈中,治理模型節點運營商必須手動更新其客戶端以與新鏈保持一致。
這使得礦工有意識地選擇參與他們想要的鏈條。但是,在鏈接治理模型中,協議升級是自動的,不需要任何手動干擾。雖然礦工仍然有可能拒絕這一變化并形成自己的鏈條,這樣的任務需要巨大的協調和工作。這個想法是旋轉和變化應該更難,因為只有那些值得付出努力的變化才會看到白天的光芒,推動不必要的升級。反對這種制度的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會導致反動升級,重要的是要體現“殺死壞的立法比殺死壞的立法更重要”的理念。
在改變軟件方面,采用鏈式模式的礦工可以作為平衡權力的重要檢查工具。Onchain治理可能會取消這種制衡。反對這種制度的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會導致反動升級,重要的是要體現“殺死壞的立法比殺死壞的立法更重要”的理念。在改變軟件方面,采用鏈式模式的礦工可以作為平衡權力的重要檢查工具。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鏈上治理與財閥統治的相似度有多少。協議升級是由“1令牌= 1票”機制決定的,并且這導致總供給中占有重要份額的人擁有比網絡其他部分更多的投票權。這絕對不是聞所未聞的。截至2017年9月12日,4.11%的
比特幣地址占總供應量的96.53%。即使在TheDuo fork期間,一個選民也擁有相當大的權力份額。
投票期間參與率較低也很重要。道瓊斯選民投票率不到5%。甚至像Lisk和Ark這樣的協議,投票是協議的關鍵部分(由于DPoS)從來沒有看到> 50%的選民投票率。一個關鍵的論點是,
加密貨幣持有者和網絡的實際用戶不一定是相同的,并且具有不完全一致的不同激勵。
例如,用戶希望網絡使用起來更便宜,而加密貨幣持有者則希望以其他方式給予他們在令牌中的既得利益。然而,可以認為,以一種會失去用戶的方式行事其實也無法達到持幣人的利益最大化。激勵機制以及推動變革能力的不一致,自然會使人們產生一些疑慮。而且通過賄賂用戶最后也很可能使他們自己投出傷害自己的票。
雖然用戶明顯不想投票支持協議升級,因為這些升級并不符合他們的最佳利益,但主張賄賂的這種行為已經存在并被關注了。EOS,Lisk,Ark等協議擁有委托權益證明,其中某些節點具有驗證區塊的重要權力,且獎勵與PoW或PoS相比明顯較高。這些節點由利益相關者通過投票選出。盡管有目擊者阻止任何惡意行為者惡意行事,但是由于節點代表們選舉的競爭力提升,新代幣(EOS中每年新增發的令牌約占5%,并將其降至約1%)還是會帶來豐厚的獎勵,。礦工們可能會賄賂選民,將他們選為代表,以換取一些由通脹產生的新代幣。懷疑論者聲稱,這種制度可能會導致礦工聯合導致壟斷,而且任何利益相關者投票的系統中后續都會導致類似的行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