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本身是一個廣泛的社會學概念,英國社會學家彼得·沃斯利Peter Worsley于1987年首次提出社群的三層含義:
地區性的社區;
有相互關系的網絡;
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包含社群精神或社群情感。
根據“鄧巴定律”,人類智力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是固定的,最多148人,但
比特幣社群人數早已超過148人,并非社群管理多么先進,而是社群內統一共識的形成。若沒有共識,分歧就會產生,也不利于人員的維護。7月11日,BM在EOSRam
電報群發了最后一條消息:“再見。忍你們很久了,這個聊天群里有太多欺騙、謊言、還有誤解”后就退出了該電報群。但實質上這是BM與群成員無法達成共識的結果。
所以,社群本質上是一個建立共識的過程。
區塊鏈社群與當代以“結果”為導向的社群不同,它有著“返璞歸真”的特點,主要依靠自發和“共識”發展,一定程度上,區塊鏈社群是向人類最早期的社群致敬。
現如今社群的發展,不僅擁有“共識”,還是一個信息獲取的路徑,凱文凱利在《必然》中提到,“我們的信息過濾器精準度會越來越高,而社群是基于興趣愛好和共同利益所產生,便成為了一個半定制型的信息過濾器,我們從社群中獲取有效信息的效率將非常高。”比如一位資深豆瓣用戶的電影評分,往往也是其他豆瓣用戶的偏好所在,這大大節省信息的過濾成本。
既然社群優越性眾多,那么區塊鏈社群又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