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價值存儲為什么會帶來更好的實用性。要理解兩者的共生關系,我們必需先理解它們的真正定義:
實用型資產是我們可以用來交換另外一種產品或者服務的資產
價值存儲資產是我們可以持有、以便在未來某一時間節點換取另外一種產品或服務的資產
這里的一個核心洞察是,實用性涉及交換,而交換涉及到買家和賣家。如果你是買家,你可能不關心你放棄的這一實用型資產是否是好的價值存儲資產。事實上,如果你可以在花掉一個好的價值存儲資產和一個不好的價值存儲資產之間選擇的話, 你很可能選擇花掉那個不好的價值存儲資產。但作為交易另一方的賣家,他/她會傾向于接受好的價值存儲資產,因為很明顯,那是適合持有的。
有人會說賣家不在乎你是不是給了他/她一個不好的價值存儲資產,他/她可以立即用它換一個好的價值存儲資產。但事實上多一次交易環節就增加一筆成本,無論是經濟成本、心理成本還是其它成本,那就不劃算了。
筆者曾經去過至少 20 個發展中國家,包括拉美、東歐、非洲和亞洲,幾乎每到一處當地都可以直接用美元支付。為什么在那些地方美元并不是法幣的情況下,當地人依然歡迎用美元結賬?為什么當地人更愿意接受美元,而不是其他國際流通貨幣?因為美聯儲是全球最擅長保證其貨幣價值的央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