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提到的基于交易方程式的流通速度的論題,實際上歸納為兩部分:
實用性 T 并不會帶來價值 M
價值 M 與流通速度 V 成反比
如果我們看交易方程式,它實際上捕捉到所有相關變量:實用性 T、流通速度 V 和價值 M。但以流通方程式做出相應解釋的支持者常常忽略一葉障目。當解釋 M 變量的時候,他們常常忽略更為重要的 T 變量,而過多關注了相比之前沒有那么重要的變量 V。
事實上,經驗性實證 數據來源:coinmetrics.io 顯示:
一直以來的數據顯示實用性 T 與價值 M 存在強烈關聯。
一直以來的數據顯示實用性 T 與流通速度 V 沒什么關聯,或者與 V 存在弱的正向關聯。
也許有人會爭論稱流通速度論題并不適用于早期投機階段,但會隨著時間發展而逐漸回復平衡。因為交易方程式是借用現實法幣世界中的宏觀經濟學理論,所以讓我們來看一下現實世界中它是否成立。
毫不驚奇的是,橫向和縱向研究 數據來源: worldbank.org 都再度證實:
價值 M 受到實用性 T 驅動, T 的影響遠大于流通速度 V。
現實中流通速度 V 與價值 M 存在正向關聯
與我們解釋的理論一致:實用性和價值存儲彼此存在協同效應。
與我們解釋的理論流通速度 V 會降低價值 M 不一致。
一種可能同時解釋以上兩點的說法可能是:流通性的增長僅僅是使用率更高的結果,而不是用戶對持有該資產的興趣降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