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最容易進行模型切換的是純數學邏輯的應用場景。什么是純數學邏輯的應用,比如說賭博。當然,
金融領域里面也有很多這類應用。
基于信任模型進行開設的傳統賭場,需要設立龐大的資本金,豪華的場面嚴格的管理,而且絕對不會作弊。這樣吸引客戶進場,每年贏取巨額的利潤。也就是說,在這個信任模型下,我們以輸掉數以億計的資金為代價,來保證這個賭場是可以信任的。
換成非信任模型之后,這個成本代價可以消除,這種概念的在線賭博應用就是
區塊鏈最早落地的產品。這些最早產品有抽水的運營方,抽水比率已經可以遠低于傳統賭場,隨著智能合約技術發展,運營方抽水的方式也會消失,或者逐步變成直接返利給用戶本身,或者所有用戶入金可以同時充當莊家和賭客。等等。
第二個層次,擴大現有問題的被解決范圍。現在全世界至少還有20億人沒有銀行卡,
比特幣現在在非洲有應用,那些地方不可能有支付寶,他們不需要等政局穩定、改革開放、經濟發展,進行很長時間的積累,利用比特幣就可以獲得等同現代銀行的服務。
這種情形,在中國也出現過多次,我們沒有等待ISDN網絡的普及,直接用上了ADSL,也沒有等待全球信用卡結算網絡的普及,直接用上了支付寶。像非洲、印度等人口龐大的第三世界,很多共享式服務可以用區塊鏈實現,而不用等待互聯網巨頭的成長。
第三個層次,解決掉以前從未被解決的問題。這個目前我還沒有想到。但第一、二層次的作用已經很大。
因為思維轉變的滯后性,技術發展和商業模式的變革不是同時候發生的。今天我們回過去看,當然知道谷歌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公司,但是谷歌的那兩個創始人懂個毛廣告,他們做那個網站前幾年都在賣服務器茍延殘喘,直到后來斯密特加入才給設計出點擊競價廣告模式。
在創新程度較高的社會,先判定技術的應用前景,非常有用,社會價值很大,就可以啟動研發,至于商業模式,不僅創始人不知道,包括投資人也是一概不知的。因為第一步最關鍵的是落實技術架構的研發和實現,反而過早介入商業化,會導致本末倒置(應用價值為本,商業模式為末),加速失敗。
比如知乎這個平臺,很著急地搞打打廣告,賣賣書,賣賣live,但是肯定是虧損的,沒有盈利模式的,如果技術架構做不踏實,以后它可能會失敗,這是正常的,你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它能夠有個商業模式殺手锏被發明出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