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從概念走向應用,前景廣闊但面臨多重制約,“區塊鏈+支付”同樣如此。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其仍面臨著技術瓶頸、商業化成本高、匯率風險、安全隱患、隱私保護等難題。
以上述通過
數字貨幣作為兌換媒介的應用為例,雖然做到了支付資金上鏈,但其首先就要解決效率問題。目前,數字貨幣交易所交易效率是7筆/秒,每一個區塊的時間是10分鐘,完成確認需要1小時,顯然,其性能和容量無法滿足大規模交易。
其次是匯率風險,近期,數字貨幣市場行情不穩,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幣值易出現極端波動,因此,轉賬對象收到的錢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貶值。
第三是安全風險,數字貨幣交易所本身存在安全隱患,
區塊鏈技術應用平臺在當前并未形成風險防控保護機制,相關法律和監管制度體系有待健全,其用戶隱私和商業機密如何得到保護仍然有待商榷。
此外,不可忽視的一點是,區塊鏈的去中心、自治化的特點淡化了國家監管的概念。在監管無法觸達的情況下,市場的逐利等特性會導致區塊鏈技術應用于非法領域,為黑色產業提供“庇護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