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髦的科技概念,在一些人手中成為斂財旗號。
深圳警方近期偵破一起以
區塊鏈、虛擬貨幣為名,行詐騙之實的特大集資詐騙案件,涉案金額超過3億元。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區塊鏈行業十分火爆,不少投機者、甚至上市公司都來“蹭熱點”,投資者需要擦亮雙眼,行業亟待去偽存真、回歸應用。
“區塊鏈”成斂財旗號,集資詐騙金額超3億元
記者從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獲悉,今年3月底,當地警方偵破一起特大集資詐騙案,數千名投資者被騙資金3.07億元。在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正是以“區塊鏈+藏茶”的模式發行虛擬貨幣,套取公眾存款。
2017年6月,深圳市南山區警方接群眾舉報稱,深圳普銀區塊鏈集團有限公司存在非法集資的情況,先后有數千人購買該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普洱幣”(后更名為“普銀幣”),隨后投資化為泡沫。南山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展開調查。
專案組民警在調查中發現,這家公司通過互聯網、社交軟件等平臺對外宣稱,其公司發布的“普銀幣”,是一種以海量藏茶作為抵押的虛擬貨幣,投資人所持有的每一枚“普銀幣”都有對等實物藏茶作為抵押,投資人可將“普銀幣”放到虛擬交易平臺“聚幣網”上買賣,以此賺取差價。
然而,警方偵查發現,其買賣價格的變動系該公司使用投資人的投資款進行幕后操作,并一度將“普銀幣”的價格從0.5元拉升至10元,而該公司則通過“趣錢網”P2P平臺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為吸引更多投資人,該公司在發布會上承諾將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通過兩次拆分,使投資人持有的‘普銀幣’價值擴大100倍,并宣稱補充更多藏茶作為支撐。”南山區公安分局辦案民警說,實際上,該公司只有少量的庫存藏茶。為掩人耳目,該公司雇傭“操盤手”在前期拉漲幣價,讓投資者嘗到一些甜頭。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后,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的“普銀幣”毫無價值。
今年3月28日,南山區警方抓獲潘某東、熊某龍等犯罪嫌疑人6名,并繼續追逃其他犯罪嫌疑人和追繳贓款,為受害人最大程度挽回損失。
“區塊鏈”還日漸成為部分傳銷案件的“當紅標的”。今年4月,
西安警方破獲一起打著“區塊鏈”概念的特大網絡傳銷案,涉案資金達8600余萬元。在一些案件中,不法分子以“區塊鏈”為幌子發展會員、下線,既對受害人造成財產損失,又對正常的“區塊鏈”研究、應用帶來負面影響。這也可以說是區塊鏈斂財的第二大招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