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成為當前科技領域最炙手可熱的兩個方向。盡管在外界看起來很熱鬧,但是作為一名深耕區塊鏈的創業者,長鋏很焦慮,一直在思考區塊鏈什么時候能真正落地,并與實體經濟結合。而區塊鏈和人工智的結合,很有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如何結合?目前的主要從token、智能合約、數據、計算力這4個方向入手。長鋏認為,在計算力這個方向上,二者會出現融合的曙光,因為區塊鏈和人工智能最根本的生產力都來自于計算。
人類對AI運算的需求極其旺盛。當前,全球深度學習的計算力需求大概有300個Exa的浮點運算,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個數字還在繼續上升,可以說,AI領域領最大的矛盾,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計算需求與落后的計算力的之間的矛盾。
目前,比原鏈已經在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的結合上展開探索,提出了對人工智能ASIC型友好型共識算法——Tensority,并與今年4月在麻省理工學院全面公開算法細節。Tensority算法吸取了btc、LTC、ETH算法的優點并加以改進,算法功耗更低,同時支持int數據類型,理論上支持所有AI智能設備參與比原鏈的共識運算。
長鋏認為,Tensority算法對AI芯片行業將產生積極影響,首先,強化了AI芯片的低功耗的設計。其次,降低了AI芯片的設計風險和回本的周期。再次,促進AI芯片的普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