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學派認為不會產生問題:
比特幣也是“挖”出來的,只不過它是由計算機我們一般稱之為“礦機”在虛擬網絡世界中開采出來的。所以,要挖幣,同樣需要選擇一片合適的區域,搭建起廠房,把成百上千臺礦機連接起來一起挖礦,這就是礦場。
由于比特幣全網的運算水準在不斷的呈指數級別上漲,單個設備或少量的算力都無法在比特幣網絡上獲取到比特幣網絡提供的區塊獎勵。在全網算力提升到了一定程度后,過低的獲取獎勵的概率。促使一些"bitcointalk"上的極客開發出一種可以將少量算力合并聯合運作的方法,使用這種方式建立的網站便被稱作"礦池"(Mining Pool)。
在此機制中,不論個人礦工所能使用的運算力多寡,只要是透過加入礦池來參與挖礦活動,無論是否有成功挖掘出有效資料塊,皆可經由對礦池的貢獻來獲得少量比特幣獎勵,亦即多人合作挖礦,獲得的比特幣獎勵也由多人依照貢獻度分享。
礦場和礦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簡單點說,就像打游戲一樣,礦場作為單槍匹馬的一個節點,打不過怪物,效率不高,獲得不到獎勵;礦池就是一個無限吸引組隊的磁場,大家都可以加入一個礦池來貢獻自己的力量,獲得自己的那一份獎勵。
所以說,比特大陸旗下的礦池算力超過51%并不是一個致命的問題,因為比特大陸礦池下的算力由不同的人組成,只是報團取暖,獲得共同的利益(挖礦獎勵)才連接到一起的,比特大陸無法替這些不屬于自己的算力做出危害比特幣的決策。如果比特大陸今天做出了更改區塊或者轉賬記錄,那么大家都知道是誰所做,而且這樣所也會讓自己失去信譽。從而迅速從礦池脫離。
大咖閃電認為:51%算力在POW
區塊鏈中,可以對全網發起軟分叉攻擊,只是軟分叉中所包含的各種規則以及重組原鏈的功能,都能幫助系統自動解決這個問題。那么,這個問題還算是致命嗎?
相反,POS采用區塊消耗的幣齡來決定哪一個競爭的區塊鏈贏得主鏈地位,攻擊者只需要積累一定數量的幣齡就可強制重組區塊鏈(并不需要達到51%),目前為止,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最好方法就是引入檢查點機制,這只能從開發者那里進行操作。閃電坦言道,這才是V神應該擔憂的問題。
此外,關于EOS成敗問題,他認為現在下結論,為時過早。大家可以理解為,EOS仍在試運行階段,存在缺陷也是正常,就連最初互聯網window操作系統的發展不也是需要不斷修復各種BUG,才取得今天的成績。至于韭菜和散戶們關注的賬戶安全問題,已是老生常談。閃電在此給出的答案是,如果是用戶管理的私鑰,這種問題被攻破,是計算機的問題;如果是交易所的用戶賬戶被盜,這屬于交易所的管理問題。
幣騎士認為:控制算力不等于全面控制,首先礦池的作用是礦工通過礦池匯集算力降低挖礦成本。礦工選擇礦池的標準在于其費率及網絡穩定程度等因素,而不是以算力高和是否可以發動51%攻擊為選擇標準。所以攻擊與不攻擊選擇權最終是在礦工而非礦池。一旦發動51%攻擊,礦工利益會受損所以在利益面前,礦工會選擇簡單挖礦賺錢,獲得穩定收益。而比特大陸說白了就是經營一個礦池,礦機歸屬不同,所有權分散,這些擁有算力的用戶可隨時將算力切走,所以永遠不可能形成統一算力去做攻擊動作。所以目前而言,比特大陸通過積累算力發動51%的攻擊是不可能的。
區塊鏈藍海認為幣騎士說的對,同時做了補充,比特大陸吳忌寒曾說過,比特大陸很多客戶是自己運維礦機的。如果比特大陸作惡,其客戶會馬上切換礦池,所以發動51%攻擊是不可能的。
幣哥江湖認為:礦池算力并不等于直接控制。這些礦機歸屬不同的用戶,在所有權上是分散的。這些擁有算力的用戶,有權隨時將其算力切走。由于切換算力的難度如此之低,比特大陸反而不會成為任何問題。如果它作惡,算力將瞬間分散瓦解。如果它出現問題,也會如此。所以,這不應看作致命問題。同理,ETH的算力由于礦池的存在也有集中的現象,也不應看成致命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