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波蘭社會與經濟研究中心(CASE,位于波蘭首都華沙的非盈利經濟與國家政策研究機構)的Marek Dabrowski和Lukasz Janikowski發表了主題為“虛擬貨幣與央行貨幣政策:面臨的挑戰”的報告。
這兩位研究員認為,虛擬貨幣(尤其指
比特幣和其他山寨幣)是一種利用
區塊鏈技術優勢而誕生出來的私人資金形式,它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快速和低成本地交易:“與18和19世紀的紙質貨幣不同,虛擬貨幣可以在全球范圍內使用,不受國界的影響。”但該報告也指出,當前虛擬貨幣還沒有得到廣泛地接受。
因此,該報告從主流媒體對
加密貨幣的利弊討論出發,對加密貨幣進行了中立性概述,并相應地得出結論,即監管部門不應忽視或禁止虛擬貨幣:
“監管部門對待虛擬貨幣應該像對待其他
金融工具一樣,應該根據其市場重要性、復雜性和相關風險去對待虛擬貨幣。由于虛擬貨幣具有全球性和跨國界性,我們建議個司法管轄區對相關的法規進行協調。對虛擬貨幣的投資,應像對其他金融資產進行投資一樣,需要進行征稅。”
此外,他們稱在短期內,虛擬貨幣將無法挑戰央行發行的主權貨幣,因為前者的角色還處于“邊緣狀態”,盡管虛擬貨幣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該報告還指出,加密貨幣在經濟較為不穩定的國家(如委內瑞拉)具有更大的潛力。
這些國家已經在美元化或歐元化的貨幣替代現象中掙扎,而根據最近對委內瑞拉的觀察來看,虛擬貨幣或許可以成為貨幣替代提供另一條途徑。
最后,該報告得出結論,即技術的進步可能使虛擬貨幣能夠在未來與傳統的貨幣形式一較高下。這兩位作者清楚地認識到了虛擬貨幣的潛力,表示“虛擬貨幣真實地反映了市場需求,并極有可能在一段時間內與我們同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