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顧慮在我國的市場條件下體現地尤為突出。一方面,我國目前的征信體系不健全,數據基礎薄弱,各信用平臺之間割裂,缺乏對接和共享,分享經濟平臺企業往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主要依靠自身積累的點評數據或簡單的認證體系進行供需方個體的信用把控,存在風險和漏洞。
另一方面,分享經濟企業作為初創企業,受資本市場驅動、同質化競爭驅動和供需匹配驅動,往往非常重視發展,經常采用補貼、導流等方式擴張供需方規模,雖然部分企業也很重視服務后的評價、考核、投訴,但在信任保障和問題補救措施上依然很薄弱。
此外,各類平臺的自我管控水平良莠不齊,在高速擴張的同時,引發了信任安全的悖論。
不過,現在各分享經濟平臺都已經在開展服務全過程的信任體系建設,通過實名制、過程監控、事后保險等機制,推動分享經濟的信任保障體系建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