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人類社會里面,除了法幣,還有博彩、還有期貨、還有股權、期權……
不管是作為給人類激勵也好,作為娛樂設施也好,這一系列東西,是除了法幣以外,有的一些機制(經濟模型)。
那么從
區塊鏈的角度講,大部分的白皮書,讀完之后你會發現,他要告訴我們的是,我們并不是要在已有的,比如互聯網的一個基礎之上,或者已有的傳統基礎之上,做一個生態。
你會發現,其實
區塊鏈項目,他不是告訴我們,我們要在已有世界里面的項目去打一個補丁,或者把已有世界項目做得更好,而是將已有世界項目里的項目直接推翻掉,然后自己去造一個新的世界,新的生態,這才是一個真正區塊鏈的項目應該做到的一件事情。
但如果你要這么去做,那么你勢必要有一個新的經濟模型,因為,就像我們剛剛說的,因為你沒有,你的所有用戶、你
社群的人,對你這個項目也就是三分鐘熱度,他們可能玩個三個月,六個月,你可以用拉盤也好,別的方式也好去吸引他們。但很難維持一個長時間、一種自然的發展。
所以我的結論是,你們去看任何一個白皮書,你們不用管這個白皮書是基礎設施層的還是應用層的,還是說某一個特殊領域的,你們只要在這個白皮書里面沒有看到他對整個
token描述他的經濟模型是怎樣的話,那么這個項目99.99%是空氣項目。
當然我現在也不可能說死他,但起碼說99.99%的概率是空氣項目,沒有辦法去長遠發展。
如果我們碰到了某個項目的創始人,我今天就告訴你們,你們別的不用問,就問他,你的token怎么用,如果他回答你:我這個token交易用的,當積分用的,或給大家激勵用的,這種都是扯淡,都是空氣項目,想都不用想。
就這種東西,說難聽點有什么....比如說A做了,明天B這么做了,后天C這么做了,有什么區別,沒有任何區別。
說得難聽點,我為什么要用token呢,我用積分為什么不能用,我用Q幣為什么不能,對吧,這都是一個道理。
前兩天我還吐槽了個事,有很多是要做去中心化
電商的,那你肯定有商品,商品會有標價,如果商品的標價是用token來標的,那么我想問的是,這些標價的上浮或下調當中的差價算誰的,是算用戶的呢,還是算項目方的,還是誰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