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路印協議的經濟模型,王東表示,路印作為一個基金會,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組織,它本身是沒有另外的收入跟任何的商業模式。之所以會做這個項目,主要是因為團隊對技術的癡迷。其次則是等項目本身流通性等上來之后,團隊手中幣的升值也會給團隊帶來利益。
王東還補充到,等到兩年三年之后,大家就會發現,路印除了開源一系列的代碼,不斷的升級智能之外,沒有任何的產品可供使用。
“路印做的生態是幫其他的團隊來建一個平臺、錢包或者交易所,讓他們擁有自己的用戶群體。”
如今路印正準備與十余家錢包團隊合作,將錢包變成去中心化交易所落地形式之一,實現轉賬交易。王東補充,目前錢包最大的兩個功能可以歸結為儲存資產和映射,而路印想通過去中心化讓錢包擁有直接交易和轉賬相關的功能。
“未來去中心化應該是無處不在的,用戶在任何行情軟件,或者是網站上面,都可以直接下單,甚至用戶不用解鎖自己的錢包,通過掃碼就可以直接下單,跟別人達成交易。”
王東舉了一個例子:
某媒體對路印做了一個評測,如果測評是好的,在這個文章底部就會有一個買幣的單,用戶將價格和數量填進去,下單的時候會出現一個二維碼,使用手機的錢包掃一下,下單就完成了。如果是負面的測評,賣幣也是以這樣的交易形式進行的。如果是通過手機APP的話,那就更簡單了,用戶點下單的時候系統會自動跳到錢包。
“所以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里,下單和授權簽名可以分開也可以結合到一起。當里面的參與者越來越多的時候,你會發現,
區塊鏈里面的交易下單,就會變得和普通轉賬一樣方便。”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