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一個正在成長的新興領域,
區塊鏈技術在市場應用時,自然會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過程。
王博建議,創業海歸不要試圖利用區塊鏈從事“建立交易所”或者熱衷發行證券這樣的應用。因為這樣很有可能觸及當前的“行業紅線”。但他認為,中國的相關產業環境和秩序要比國外更好、更容易被社會接受,國人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要高于國外,共享單車、移動支付等被廣泛認可和應用就是例證。
據王博介紹,目前區塊鏈和
比特幣領域具有千億美元級別的全球市場規模。對于海歸來說,在該領域創業,應該集中關注技術、標準、“行業紅線”和產業環境。
在技術層面,張韌經驗頗為豐富。據他介紹,目前區塊鏈的事實標準“
以太坊”每秒能處理的業務只有十幾筆,比特幣只有7筆,而同時期淘寶的速度是10萬筆。
張韌所在“秘猿科技”致力于建設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參與區塊鏈全球標準“以太坊”規則的制定,使事實標準最終成為行業標準。對他們而言,技術的突破已經迫在眉睫。而創業海歸要在該技術方面有所突破,必須具備經濟學、數學、博弈論等知識背景和熟練運用計算機的能力。
在行業標準方面,目前區塊鏈分為公有鏈和
聯盟鏈。聯盟鏈的處理速度更高一些,達到每秒1000到10000筆,但適用性沒有公有鏈那么強。以太坊所做的正是建立公有鏈的事實標準。“希望海歸能夠回國創業,并選擇區塊鏈。”王博對其從事的區塊鏈行業充滿信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