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云象創始人黃步添在2018看見未來·世界
區塊鏈大會·烏鎮”發表《下一代分布式智能價值網絡》主題演講。
黃步添是國內最早一批接觸區塊鏈的創業者,他所創辦的云象區塊鏈,是國內最早致力于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究的企業,提供企業級區塊鏈底層技術解決方案。在當天的演講中,黃步添首先談了人們對于區塊鏈的認知誤區,比如:區塊鏈是萬能的,無幣非鏈,區塊鏈+是偽命題等。對此,黃步添認為,技術本身不是應用的驅動力,只有技術帶來的價值才是應用的驅動力。未來,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應該是
聯盟鏈和公有鏈融合、鏈上鏈下治理協同。
以下為嘉賓演講主要內容(有刪減):
大家好,我從09年開始接觸
比特幣,到現在有十個年頭了。我之前也做一些創意,接觸到一些開源軟件。開源是比特幣給我帶來的啟發,基于比特幣構建的信任網絡,特別是激勵的機制,使得信任網絡或者價值網絡,或者未來某些商業場景下能持續形成自組織的網絡,這是對未來生產關系的發展變革,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區塊鏈,從1.0到2.0到3.0,目前關注點是商業應用。這里先講四個誤區:
第一個誤區,大家覺得區塊鏈是萬能的,實際上區塊鏈本身技術特性沒辦法解決大規模的商業應用,這是目前區塊鏈本身技術特性所決定的。
第二個誤區,無幣非鏈。如果鏈上沒有
token,那不成為一條區塊鏈。我的理解是,無論是聯盟鏈也好,公有鏈也好,Token的定義應該是全域綜合體,而不光光是幣的呈現。有全域綜合體之后,對整個區塊鏈網絡,或者參與方怎么去激勵,這是我們應該側重的,而不是純粹的炒作。
第三個誤區,區塊鏈+是個偽命題。我確實看到目前很多商業場景,比如說做產品溯源,產品溯源上鏈有沒有意義?也有意義。實際上,它解決的問題不光光是鏈上的問題,而是一個源頭問題。目前所謂區塊鏈+電子政務也好,+各類商業應用場景,真正產生實際商業價值目前還很少。
當然這個過程必須要走,從早期互聯網發展也是這樣的過程。沒有互聯網的發展,后面怎么去談互聯網+的問題。區塊鏈+也是必然的趨勢,只是說目前很多機構做這樣的區塊鏈+,很多場景都是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
我的觀點,技術本身不是應用的驅動力,只有技術帶來的價值才是應用的驅動力。
區塊鏈應用目前存在如下問題:
一是場景有限。大多數商業場景應用不是單個機構能實現,而需要協商多個參與方解決。如果單個機構能解決,用不用區塊鏈無所謂了。
二是隱私安全,保證數據和資產交易的安全性,這也是目前考慮的重大課題。我們目前可以通過多鏈技術規避這個問題,實際上目前應用共識沒有達成,大家覺得記賬技術隱私性沒法保證。
三是性能問題。目前商業應用場景下更多還是應用于一些中低頻的場景。
四是技術標準性,技術標準不統一,導致未來商業場景下有鏈的存在。鏈與鏈之間怎么形成資產交互,數據交互,也是未來非常大的課題。
五是成本代價,原來構建一個系統只需要中心服務器去維護。即使現在區塊鏈系統成本代價非常高,各個參與方都得部署一套節點服務器。我們在商業應用場景下也遇到這個問題,一涉及到成本問題,就很難推動商業應用。
我認為,區塊鏈技術未來的發展應該是聯盟鏈和公有鏈融合、鏈上鏈下治理協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