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固有的防篡改性、價值傳輸性,對于中國商業將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區塊鏈存證判決首案之后,我們預計中國大陸會有更多的法院認可
區塊鏈技術的證據效力。
此外,區塊鏈技術還將在如下場景中發揮巨大作用:
3.1 大數據領域
數據賣方的痛點在于賣出的數據可能被無限次轉賣、市場價值不斷損減;數據買方的痛點在于賣方有可能提供造假的數據,根據真實數據擴充偽造數據量。買賣雙方共同的痛點在于目前中國和歐盟、美國等各國加大了對個人信息的保護,如果沒有進行合規的數據采集和交易,可能導致嚴重的違規甚至違法責任。
區塊鏈技術可以做到什么:
1)數據權屬、流轉、授權追溯:將數據的權屬、來源、流向、使用以及授權等信息均寫入區塊鏈,可以完成數據權屬以及流轉溯源問題。
2)數據真實可驗:對于特定數據,驗證者可以利用寫入區塊鏈的hash值對其原始數據進行驗證,保證數據真實非被篡改。
3.2 知識產權(商標領域/專利領域/版權領域)
知識產權的痛點是:登記確權流程繁瑣,以及現有的版權保護沒有嚴格可信的可追溯性,調查取證手段匱乏。文首提到的案例即為區塊鏈技術在知識產權領域里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可以做到什么:
1)維權取證:將網絡侵權頁面進行實時抓取,無需第三方介入便可及時固定侵權證據,防止侵權方事后刪除證據;
2)在線確權:利用區塊鏈技術下的時間戳與數據唯一性特點,明確知識產權的權利歸屬,并第一時間實現線上證據固定;
3)產權流轉溯源:將涉及版權申請、使用和交易環節中所有痕跡記錄至區塊鏈,區塊鏈的證據連貫性使得所有人可以查看并追溯它們的全過程。
公益事業的痛點在于:受助項目審核把關不嚴、信息不對稱。具體而言,逐一核實個人受捐助方信息將會耗費大量物力財力,善款無法監管、資金募集和流向的不透明、征信缺位。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公益事業,在解決公益透明性問題有著天然優勢。目前,區塊鏈技術已經在支付寶螞蟻森林、光大銀行母親水窖等大型公益項目中先行試點落地應用。
區塊鏈技術可以做到什么:
1)項目信息管理:記錄所有交易信息并確保無法篡改,實現捐款信息的公開、捐款費用的可追溯、賬務信息的完整真實。
2)隱私保護:利用不同加密算法的有效組合對敏感數據加密脫敏,在滿足捐助人隱私保護的前提下,有條件地進行公開公示,便于社會監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