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讓我們來看看,
區塊鏈到底是什么?區塊鏈簡單來說,就是分布式的賬本,由一個個區塊組成的鏈式數據結構,通過點對點的網絡進行通信,有共識算法來確認記賬,共識算法有POW或POS等,比如POW就是通過競爭算力解決問題,獲勝者獲得記賬權。
此外,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機制,叫做代幣的激勵。這也是今天
ico的主要方面,就是通過代幣銷售來獲得項目的啟動和發展資金。不僅如此,代幣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讓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的自運轉體系成為可能。代幣是整個
區塊鏈生態體系的重要一環,是它之所以在沒有中心的情況下能夠自行運轉的關鍵所在。比如說區塊鏈到目前為止最殺手級的應用就是
比特幣了。比特幣沒有任何公司等中心組織在運作,但它通過礦工的參與,讓礦工競爭記賬權,記錄賬本,最終能夠讓比特幣記賬體系運轉下去。而獲得記賬權的礦工通過記賬獲得比特幣的獎勵。比特幣能夠在二級市場上進行交易售賣,礦工可以拿著收益去買更多的更好的礦機,有更多的動力去挖礦和記賬。當然這種競爭算力的記賬方式也讓很多人詬病,覺得是沒有意義地浪費算力和電力等。所以后來也有人提出了其他共識算法,包括權益證明的POS和DPOS等。這里先不說具體的細節,主要表達的是代幣是整個區塊鏈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就像是汽車需要汽油一樣,沒有汽油,整個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分布式的體系就無法運轉起來。
如果說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是1.0,而有人把
以太坊看作為2.0的區塊鏈,以太坊增加了圖靈完備的虛擬機,在此基礎上運行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就是一旦滿足條件,就會自動執行合約。通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信任,可減少交易的成本。目前整個數字代幣和數字資產世界,60%以上都在以太坊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智能合約體系。
但是,區塊鏈到今天為止,也存在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交易的性能和擴展性、開發效率等。這個方面跟中心化的公司相比,差距十萬八千里。這也是為什么說區塊鏈還處于早期的原因所在。
目前區塊鏈在實踐中每秒交易次數最多的Waves,可以達到1000TPS,以太坊是15TPS,比特幣是7TPS,而淘寶在雙十一高峰期可以達到100,000TPS,這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事情。
也就是說,要達到真正的商業應用層面,目前的區塊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說在以太坊基礎上已經構建起了
數字貨幣的生態體系,但以太坊的交易經常存在擁堵問題,比如bancor進行ico眾籌期間,網絡擁堵的情況非常嚴重,甚至有人出了高價的礦工費也耗費了不少時間。
另外,現在基于以太坊的區塊鏈開發對于中小技術團隊來說是個棘手的事情。距離簡單和方便還有很遠的距離。目前區塊鏈基礎設施還遠沒達到可大規模商用化地步。
那么,說了這么多,區塊鏈到底能不能跟現實商業場景結合?
區塊鏈可以跟現實的商業場景結合。比如說,國外有一家叫ixledger的網站,是用
區塊鏈技術來做保險的。它為保險人再保險人及保險經紀人提供一個直接交易市場。區塊鏈技術在這里主要起到簡化流程作用,原來的保險交易有多重中間人,而通過區塊鏈可以實現交易的可信度,省去了中間人的費用。諸如此類的項目有不少,比如做去中心化計算的Golem,做去中心化存儲的Siacoin,通過區塊鏈做票據
金融服務的populous,通過區塊鏈改造票務行業的aventus,通過區塊鏈做跨境房產交易的smartre等等。
區塊鏈由于具有無需中介作為信任擔保,天然具有去中介人的特點,目前的平臺,比如
電商平臺、打車平臺等本質上都是中介,用戶因為信任平臺,而在平臺上與他人發生交易。而區塊鏈的到來,真正實現了點對點的交易,雙方無須通過平臺就可產生交易,不用擔心作假或被欺騙的問題。
區塊鏈跟現實商業場景結合是毫無疑問的。但跟現實場景的結合也會面臨一些困難。包括之前提到的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目前的以太坊交易性能和擴展性都無法支持現實的商業應用級別,目前區塊鏈的開發效率都相對較低,無法支持中小團隊在區塊鏈上發揮長處。
而Cybermiles要做的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它要成為鏈接區塊鏈和現實商業世界的區塊鏈平臺。它要幫助人們更多在商業場景中通過使用區塊鏈帶來更高的商業效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