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思路
共建“一帶一路”承載著各國人民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文明交流互鑒的渴望。未來十年,中國倡議各方,進一步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目標導向、行動導向,以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為指引,積極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支持開放型世界經濟、開展務實合作項目、促進綠色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支持民間交往、建設廉潔之路、完善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著力提升各國發展水平和民生福祉,共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共創更加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中國倡議各方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中,注重做好“五個統籌”。一是統籌繼承和創新。鞏固合作基礎,注重調整盤活存量,維護好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著力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做優做強增量,開拓共同發展新空間,打造更多特色品牌。二是統籌政府和市場。堅持“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府引導、國際規則”的協調推進原則,充分激發各方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積極性。三是統籌雙邊和多邊。共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保護主義,繼續把共建“一帶一路”同各國發展戰略、區域和國際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協同增效,以雙邊促多邊,通過雙邊合作、三方合作、多邊合作等各種形式,鼓勵更多國家和企業深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四是統籌規模和效益。穩步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規模和效益,將“小而美”項目作為合作優先事項,多搞投資小、見效快、經濟社會環境效益好的項目,形成更多接地氣、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打造一批深受共建國家贊譽、獲得感強的標志性工程。五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秉持共同安全理念,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強化安全共同體意識,共同細化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
(二)原則理念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中國致力于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法治化公正化,主張各國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堅持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著辦,通過群策群力、求同存異、集思廣益,努力尋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
金融通、民心相通,持續深化合作,深入拓展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合作空間,協調各方力量、整合優勢資源,助力共同推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
堅持開放、綠色、廉潔。中國堅定不移奉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將開放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本色,歡迎各國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分享中國發展紅利。堅持把綠色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鮮明底色,與各國一道統籌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將廉潔作為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不斷推動反腐敗國際合作向縱深發展。
堅持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共建“一帶一路”把規則標準“軟聯通”作為重要支撐,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規則標準,倡導對接國際規則標準,鼓勵發展中國家采用適合自己的規則標準、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讓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增強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積極對接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走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之路,同時遵循國際慣例和債務可持續原則,確保商業和財政上的可持續性。
(三)發展目標
力爭未來十年左右時間,各方朝著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目標相向而行,不斷拓展共建“一帶一路”各領域務實合作,深化“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為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共同構建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具體包括五大目標,即:一是互聯互通網絡更加暢通高效,在尊重相關國家主權和安全關切的基礎上,推動“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空間架構的系統性、立體性進一步健全。二是各領域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統籌推進、走深走實,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絲綢之路建設取得新突破。三是共建國家人民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人文交流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不斷拓展,民心民意基礎持續鞏固。四是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穩步擴大,區域開放布局不斷優化,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多活力。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共建“一帶一路”國際感召力進一步彰顯,為構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