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匯術語和定義是海洋碳匯核算的基礎前提
國內外相關權威性定義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指出碳匯是“從大氣中清除溫室氣體、氣溶膠或溫室氣體前體的任何過程、活動或機制”;《藍碳:健康海洋對碳的固定作用——快速反應評估報告》指出,藍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海洋中的過程、活動和機制”;HY/T 0305-2021《養殖大型藻類和雙殼貝類碳匯計量方法 碳儲量變化法》將大型藻類碳匯定義為“利用大型藻類從空氣或海水中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機制和能力”。參考以上,《標準》將海洋碳匯定義為“紅樹林、鹽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類、貝類等從空氣或海水中吸收并儲存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和機制”,明確了發揮碳匯作用的主體是紅樹林、鹽沼、海草床、浮游植物、大型藻類、貝類等,同時強調了碳匯過程是“吸收并儲存”的過程。此外,為便于理解和后續應用,《標準》對海洋碳匯核算涉及的其他相關概念也進行了逐一界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