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在
低碳發展道路上面臨著
碳排放問題、技術升級、市場競爭和國際壓力等諸多挑戰。
然而,憑借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資源優勢,國有企業可以積極應對挑戰實現可持續的低碳發展,這不僅有助于推動中國經濟低碳轉型,減緩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還有助于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01
國有企業面臨的碳排放挑戰
碳排放會引起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加劇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給生態環境和人類經濟社會帶來多方面影響和風險。
國有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與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重要地位,同時也是碳排放重點單位,要積極應對碳排放挑戰,切實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
國有企業低碳發展面臨一系列困難和壓力:
一是、國有企業的傳統業務模式和技術體系通常面
臨高碳鎖定。要實現低碳發展,亟需進行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然而,技術升級和產業轉型需要大量研發投入和綠色投資,可能伴隨著生產線停工和工人轉崗,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沖擊。
二是、面臨市場競爭壓力。隨著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產品和服務逐漸受到市場認可和偏愛,需求偏好加劇了綠色低碳經濟競爭。國有企業如果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可能失去市場份額,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是、隨著國際社會對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不斷加深,國有企業如果不能積極應對碳排放挑戰則可能面臨來自國際市場的制裁和排斥,進而對其國際化戰略構成威脅其國際化戰略。
02
“雙碳”視域下國有企業低碳發展價值
ESG(即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理念認為,企業活動不應僅著眼于經濟指標,同時應考慮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治理成效等多方面因素,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雙碳”視域下,國有企業要重新審視傳統價值觀,將ESG理念貫徹到治理結構、發展戰略和管理全過程中,不僅要關注財務績效,也要從環境、社會及治理角度衡量企業價值,使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可量化、可比較并可持續改善,助力國有企業降低碳排放、提高
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從而實現可持續的低碳發展。
國有企業低碳發展的經濟利益。國有企業低碳發展不僅是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形式,還有助于實現經濟利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