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和發展豐富了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深海、極地、外空、網絡和數字、
人工智能等成為全球治理
新疆域。面對新形勢新領域新挑戰,要秉持和平、發展、普惠、共治原則,積極推動新疆域治理規則與時俱進,充分反映發展中國家意見、利益和訴求。充分保障發展中國家的參與權、話語權和決策權。
科技成果應該造福全人類,而不應該成為限制、遏制其他國家發展的手段。少數國家不得將霸權思維滲透到新疆域治理中,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科技優勢構筑“小院高墻”。各國應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歷史性機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挖掘疫后經濟增長新動能,攜手實現跨越式發展。聯合國應發揮核心作用,落實“在國際安全領域促進和平利用國際合作”聯大決議,確保發展中國家充分享受和平利用科技的權利,促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同時有效應對科技發展帶來的安全風險。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促進互惠共享,為人類發展進步貢獻中國科技力量。
人工智能的發展惠及各國,其全球治理也應由各國廣泛參與。各方應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揮聯合國主渠道作用,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注重發展、倫理先行等理念,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推動形成具有廣泛共識的治理框架和標準規范,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確保各國共享人工智能技術紅利。
國際社會應致力于維護一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反對網絡空間陣營化、軍事化、碎片化,不得泛化國家安全概念,無理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利,不得利用網絡技術優勢,擴散進攻性網絡技術,將網絡空間變為地緣競爭的新戰場。要摒棄單邊保護主義,堅持開放、公平、非歧視原則,為國際海纜等重要國際基礎設施建設營造開放、包容的良好環境。中方支持聯合國在全球數字治理和規則制定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愿與各方一道就數字發展及全球數字治理的突出問題尋求解決思路,凝聚國際共識,以《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基礎,制定數字治理國際規則。各方應堅持多邊主義,堅守公平正義,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化對話合作,完善全球數字治理體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網絡犯罪是各國面臨的共同威脅,中國支持在聯合國主持下,談判制定一項具有普遍性、權威性的全球公約,為各國強化打擊網絡犯罪國際合作構建法律框架。
中國高度重視生物安全,致力于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中國支持締約國共同落實《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第九次審議大會成果,推動加強《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工作組取得實質成果,不斷強化公約機制,重啟公約核查議定書多邊談判。同時,國際社會應共同倡導負責任的生物科研,鼓勵所有利益攸關方自愿采納《科學家生物安全行為準則
天津指南》,以降低生物安全風險、促進生物科技健康發展。
海洋對于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愿同各國攜手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海洋秩序,在全球安全倡議框架下妥善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在全球發展倡議框架下科學有序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基礎上推進海洋治理合作,維護海洋和平安寧和航道安全,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海洋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和平探索利用外層空間是世界各國都享有的平等權利,外空的持久和平與安全關乎各國安全、發展和繁榮。中國始終堅持探索和利用外空為全人類謀福利的原則,維護以1967年《外空條約》為基石的外空國際秩序,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發展的基礎上,開展外空國際合作,反對外空武器化和軍備競賽,倡導在外空領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要航天大國應承擔起維護外空和平與安全的主要責任。中國支持聯合國充分發揮外空全球治理和國際合作主平臺作用,支持裁談會盡快談判達成外空軍控法律文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