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人類社會的永恒追求,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吁國際社會增進團結互信,堅持發展優先,攜手應對挑戰,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重回正軌注入動力。
中國將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為引領,推動國際社會鞏固擴大發展共識,將發展始終置于國際議程中心位置。加強全球、區域、次區域、國別層面發展戰略對接,包括積極推動倡議同聯合國發展領域進程形成合力,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進一步調動各國政府、工商界、學術界、民間社會的發展資源,促進全球發展資源合理配置,深化倡議重點領域務實合作,同各方一道充實倡議開放式項目庫。中國呼吁發達國家兌現在官方發展援助、氣候融資等方面承諾,改進全球發展資源不平衡的局面,注重發展知識分享,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能力建設支持。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十年來,中國大力弘揚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以互聯互通為主線,促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
金融通、民心相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繁榮。今年10月,中國將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
論壇,愿以此為契機,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同各方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協同增效,為推動全球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支持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國際社會要堅持以開放為導向,堅持多邊主義,堅定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促進互聯互通,鼓勵融合發展;堅持以平等為基礎,尊重各國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堅持以合作為動力,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促進合作共贏。
糧食安全事關人類生存之本,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內容。中國支持聯合國機構發揮專業優勢和協調作用,動員國際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加大援助力度,緩解有關國家人民的燃眉之急。國際社會要加強合作,共同建立公平合理、持續穩定的
農業貿易秩序,避免將糧食安全問題政治化、武器化。要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脆弱國家的支持,幫助他們切實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
中國支持走綠色
低碳發展之路。推進
能源公正轉型,應充分尊重各國不同國情和能力,傳統能源的逐步退出應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當前全球能源安全面臨嚴峻挑戰,根源不是生產和需求問題,而是
供應鏈出了問題,國際合作受到干擾。中國堅決反對將能源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各國應共同努力暢通供應鏈,維護能源市場和價格穩定,實現人人獲得可負擔得起、可靠和可持續現代能源目標。
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主張各國應在多邊框架下合力應對這一迫在眉睫的全球性挑戰。應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目標、原則及制度安排,特別是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應正視其歷史責任,率先行動大幅減排,并切實兌現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巴黎協定》全面有效實施,攜手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