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7:@張璇 請問從你的角度看怎樣的合約更新機制是合理的? 因為你提到以太坊的合約更新機制妨礙了游戲的迭代更新,但是我理解智能合約的無法(輕易)更新恰恰是一個賣點,這個你是這么看的?
張璇:是的,合約不能更新是區塊鏈共識的基礎,否則隨意的更改合約,又會出現“一代補丁一代神”。這應該也是可以通過機制去解決的問題。”
現場交流:
劉志剛:如何分層,分幾層?如何去中心化運營,游戲本身最早是去中心的,比如籃球,但是運營在中心服務器上又是中心化的,所以要想明白。以下是我收集的資料,大家可以分享一下:
一、什么是底層公鏈
從0開始由底層開發,就像智能手機的安卓或者iOS系統,企業或個人想要開發一個區塊鏈項目可以直接基于公鏈來完成,大大降低開發的難度和成,代表作就是以太坊
二、以太坊三大問題
* 網絡擁堵效率低
* 以太坊每秒只能支持20個交易,一個熱門應用就能讓網絡卡死。
* 交易費用高
* 目前DAPP創建者每次對以太坊智能合約的調用花費的GAS大概在1-3美元。
* 擴展性差
* Dapp在以太坊上只能發幣,不能搭鏈,以太坊上的所有Dapp應用都只能共用一條主鏈,能支持的應用場景也很少。
公鏈當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安全和效率的矛盾,即如何在去中心化程度和高TPS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最典型的代表如Ethereum和EOS之爭。
三、支撐大規模商用的公鏈需要滿足四個條件
* 一是保證安全(節點去中心化)
* 二是交易效率高(每秒處理交易量TPS越高越好,交易執行速度越快越好)
* 三是交易成本低(每筆交易花費的Gas越少越好)
* 四是可擴展性強(能支持的應用場景越多越好)
安全最大化,必然舍棄效率。比特幣完全去中心化,全網所有節點共同記賬,系統最安全,速度也最慢。反過來,一味追求效率,必然損害安全,例如有些公鏈的系統設計只有7個共識節點,還有些公鏈進行分組,然后每組設立1個領導節點,效率是提高了,但這么少的節被攻擊或是串通作惡是很容易的。假如你是Dapp開發者,此類平臺安全堪憂,還不如直接把應用搭建在中心化平臺上,效率肯定比偽區塊鏈平臺高多了。
四、底層公鏈要解決網絡擁堵,支持大規模交易量,有四條路徑
* 1、側鏈 (Sidechain)
是利用鏈外支付通道網絡來解決當前公鏈擴容問題,閃電網絡、雷電網絡都屬此類。
* 2、分片(Sharding)
簡單理解就是分組,一個網絡有10000個節點,我們可以將該網絡分為20個、每個由500個節點組成的分片,這是網絡分片。此外還有交易分片、計算分片。
* 3、纏結(DAG)
* 4、大區塊
(本文作者:Ultrain超腦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