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任務中期評估結果顯示,距離目標實現還有很大差距,要采取切實可行的行動,世界未來才有希望。”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上述會議開幕式致辭時表示,在氣候變化領域,已經有148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標,覆蓋全球88%的二氧化
碳排放,92%的GDP和89%的人口。
據解振華介紹,中國超額完成了向國際社會承諾的2020年的碳排放目標。我國可再生
能源也實現了新突破。截至今年6月,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3.2億千瓦,歷史性超過了煤電,約占中國總裝機的48.8%。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認為,當前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還沒有得到根本的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黃潤秋提出,在綠色
低碳轉型中,推動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做到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堅持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綠色化、低碳化。
二是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攻堅戰。
三是堅持山水湖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著力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四是堅持底線思維,強化環境風險管控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五是堅持改革創新,著力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六是堅持合作共贏,深度參與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持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略和中國力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