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或地區的
碳排放量與其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在經濟發展初期,許多國家的產業結構通常以
能源密集型和碳密集型產業為主導,例如重工業、石化工業等。這些產業對能源的需求較大,使用的能源往往是高碳的化石燃料,如煤炭和石油。因此,這些產業的發展勢必會導致較高水平的碳排放。隨著國家經濟增長與工業化程度的提高,會有更多的能源被消耗、更多的工廠和交通工具運行、產生更多的碳排放。
新能源的裝機容量不等于有效容量。近十年來,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經歷了快速增長和技術進步,在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等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裝機不等于實際發電量。例如,截止到2020年底,中國風電、光伏裝機在總量中占比達到24%,但全國風電、光伏發電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僅為9%。這說明雖然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實際的發電量和能源消費仍然主要依賴于傳統化石能源。此外,在考慮可再生能源電價時考慮“下網電價”,建議綜合考慮新能源發電所需要的備用電源成本、運輸成本、過路成本、系統成本、電網成本、匹配成本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