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不僅要靠價值量化機制,還需要全民參與,國家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就是要提高全民的參與度。
汪軍表示,提高全民參與度,一是公眾觀念要改變,二是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就必須營造全民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氛圍。全民保護生態環境需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人人關心、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另外,目前為止的基礎設施是不夠的,減排這件事需要有反饋,比如說我想要買
低碳的產品,現實情況是消費者根本不知道產品的碳足跡是多少,想要公眾參與的話,我覺得最底層的基礎設施就是讓公眾能夠了解產品
碳排放數據的碳標簽,這樣公眾才有選擇權。所以,我認為加快建立我國產品的碳足跡核算規則,加快推進產品碳標簽的推廣才是推動全民參與碳減排的最佳路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