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燃氣電站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美元,巨額投資成本一度成為該項目順利進展的“攔路虎”。對此,中國銀行作為全球牽頭協調銀行,成功籌組由多家跨國銀行和多邊機構組成的國際銀團,設計了符合國際慣例的融資結構,為項目落地提供重要資金保障。
這只是中國參與“一帶一路”國家綠色投融資實踐的一個縮影。10年來,中國與共建國家
金融機構為綠色項目積極提供資金支持,通過政策引導和金融產品創新,撬動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綠色
低碳領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此過程中,中國積極搭建綠色金融發展平臺,出資或參與出資成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絲路基金等一系列資金機制,加大促進“一帶一路”沿線綠色發展的資金支持;同時,將綠色金融引入G20議題,發起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建立“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發布“一帶一路”綠色金融指數,積極構筑綠色金融國際合作機制;此外,共同發布和倡導的《“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也為參與“一帶一路”投資的全球金融機構和企業提供了可自愿參加和實施的綠色金融行為準則。
“10年來,中國與共建國家不斷深化綠色金融合作,持續推動對外投資綠色化進程,對外投資合作項目可持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張玉軍總結道。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