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創造性地解決了無互信基礎的分布式場景下的共識問題,但未能很好解決大規模交易中的隱私保護和監管需求問題以及實用量子計算機帶來的安全威脅。
大多數區塊鏈使用假名機制來實現一定程度的匿名性,即用戶可以本地創建任意多個地址來進行交易。簡單假名機制提供的匿名性非常脆弱,目前已有成熟的分析工具可以透過假名分析出真實的交易路徑。盡管有少數區塊鏈通過密碼技術增強了隱私保護能力,多數區塊鏈沒有考慮交易內容隱私和交易行為隱私。
由于
數字貨幣與
區塊鏈技術起源于社區,監控和調控功能的研究和開發還是一片空白。理論上,可以強制要求用戶使用固定的賬戶參與所有的交易,從而實現基本的監管。但是,這樣的做法將完全破壞區塊鏈的隱私保護功能。如何平衡隱私保護和監管需求,是目前的區塊鏈沒有解決的問題。由于區塊鏈上交易的可追溯性,因此對交易進行監管主要是對區塊鏈底層簽字技術的改進。在保持簽字匿名性的同時,支持授權機構對簽字的追溯,這類可追蹤的匿名簽字技術在密碼學領域已有成熟的研究。
現有區塊鏈廣泛使用的密碼方案主要基于數論困難問題構造,無法抵抗量子計算的攻擊。量子計算機研發進度不斷加快,能夠解決數論困難問題的量子計算機日漸成為可能。屆時,現有區塊鏈提供的不可篡改、信息追蹤等核心業務功能將被完全破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