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遙:上半年,人民銀行及多部委對綠色
金融相關政策引導與標準制定的關注程度與支持力度持續提升。一是今年1月,人民銀行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三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碳減排支持工具延續實施至2024年末,將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納入碳減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機構范圍,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二是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延續實施至2023年末,2023年繼續并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在保障
能源供應安全的同時支持經濟向綠色
低碳轉型,助力科學有序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三是國家發改委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23年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準備結合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指引更新《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以更好適應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國在加大綠色金融監管力度與法制建設方面采取了積極措施。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務的意見》發布,是最高法院出臺的第一部涉“雙碳”規范性文件,對于助力綠色發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今年我國在針對轉型金融政策落地方面持續發力,人民銀行正積極研究轉型金融相關標準,首批擬覆蓋煤電、
鋼鐵、建筑建材、
農業四個領域,將盡快形成科學和明確的支持框架,并提供規范化轉型計劃的信息披露要求,以保障轉型標準對推動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性。
錢立華:我認為,今年上半年的一個亮點是《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23年版)》公開征求意見,該目錄是在《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基礎上,為更好適應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而進行的更新修訂。一方面,調整了綠色產業目錄的分類結構,使其與我國現階段綠色發展思路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對具體綠色細分行業進行了部分更新與調整,降碳特色更加鮮明;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內容進一步擴充與完善,主要體現在綠色建筑、綠色交通和通信基礎設施綠色化發展相關產業的擴充;農業農村綠色發展重視程度提升。未來,生態保護修復相關產業進一步豐富、綠色技術裝備動態更新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將發揮更大作用。
總體來看,本次更新綠色產業目錄是“雙碳”相關決策部署的進一步細化落地,而作為綠色金融基礎標準,正式稿發布后,其他的綠色金融相關標準也有望進行更新與完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